第一版:要闻

“软实力”变“硬支撑”

阳泉一监强力推进“一区一品”特色教育改造文化品牌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深入推进“改造质量提升年”活动,提升监狱“一区一品”质量,今年以来,阳泉一监按照监狱党委部署,“一区一品”特色监区文化品牌建设蓬勃展开,起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形成了富有阳泉一监特色的监区文化风景线。

下好“先手棋”攻心治本

  “文者,贯道之器也。”为充分发挥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阳泉一监扎实推进“一区一品”特色教育改造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我们要下好‘先手棋’,坚持创新思维、开拓渠道、精准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监区文化品牌,让监区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动起来、活起来,激发罪犯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监狱长马占彪强调。
  阳泉一监根据监区功能差异,结合各监区工作实际,赋予不同的文化取向。各管教科室、监区聚焦教育改造“攻心治本”功能,迅速按下“启动键”,详细制定教育活动的规划,从领导层到科室、监区形成合力,责任到人,全力推进,力求让文化起到感化、约束、激励、塑造等作用。四监区以“一看二问三查”强化对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十监区创建了“六个特色方法”,全力打造“出监罪犯教育示范监区”等。全监每个监区都迅速行动,积极谋划,依托工作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一区一品”,成为阳泉一监特色教育改造文化品牌建设的架构支撑,进一步加快构建改造质量提升体系,全力推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打好“特色牌”正心向上

  “从小我就不喜欢读书,因为不懂法,最终犯诈骗罪锒铛入狱。通过参加分监区的读书活动,我认真阅读了《现代养羊技术》,出监后,我要用学到的知识、勤劳的双手挣钱,再也不去干那些坑蒙拐骗的事情了。”罪犯王某说。
  千书万卷字字正心,二监区深挖、拓展“守正静心”主题,致力打造“正心书香监区”,建立起图书阅览室,收集整理了包括政治、法律、历史、文学、实用技术等七大类图书3000余册,民警每月两次择优将经典图书推荐给罪犯阅读、每周组织罪犯交流学习体会、每月组织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的罪犯进行一次宣讲等,让书香为罪犯的新生之路充电助力。三监区不断加强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序、规范、规律,促进罪犯正身修心。
  四监区通过“一看二问三查”强化老病残罪犯日常管理,以有温度的执法破解监管改造难题,确保病犯及时救治、重点人员管控到位,实现了监管秩序的持续安全稳定。九监区以“敬”的理念、“净”的文化、“精”的品质、“静”的要求、“进”的效果、“安”的底线促进知行合一,聚焦标准化管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五监区秉承“严”的主基调,以“两个规范”为抓手,通过监内内务定置管理和对罪犯进行“站相、坐相、走相、跑相、蹲相、吃相、睡相、唱相”等“八相”严格训练,促进罪犯矫治恶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监区打出的这套组合拳,进一步增强了罪犯的身份意识、遵规守纪意识、服刑意识,探索出新时代罪犯改造的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监区民警介绍说。
  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监区文化阵地,一次次丰富多彩的监区文化活动,使罪犯在潜移默化中润泽灵魂、助力新生。

唱响“品牌戏”塑心塑行

  文化润其内,养德固其本。阳泉一监通过开展“正心向上、励志新生”罪犯演讲、书画、歌咏等一系列监区文化活动,不断增强罪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正心、正言、正行”重塑罪犯人格,让他们明善恶、辨是非,悔过自新。
  二监区在每周教育日集体讲评教育前,分批组织罪犯进行公开忏悔,强化罪犯认罪悔罪和服刑改造意识,深挖犯罪根源,认清犯罪危害。十监区以“一个总体构想和四个目标导向”为指引,创建了回归一条路,让罪犯有所盼;感恩一段情,让罪犯有所悟;学好一套法,让罪犯有所戒;写好一篇文,让罪犯有所思;听好一堂课,让罪犯有所想;掌握一身技,让罪犯有所为等六个特色方法,全力打造出监罪犯教育示范监区,畅通罪犯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把好监狱“出口关”。
  同时,各监区还紧密结合逢节必教活动,每逢民族传统节日,让罪犯讲述成长经历,讲家乡的发展变化,引导其珍惜当下、感恩社会,正己自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常态化开展太极静心、书法绘画、心理情景剧创作表演、威风锣鼓等活动,动静相宜,相辅相成,让罪犯在活动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培养了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改造质量。
  在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如今,阳泉一监的“一区一品”监区文化建设已经渗透到罪犯改造的各个环节,塑心塑行持续推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监区文化建设的“硬支撑”。
  “以文化人,如泉润心。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监区一个品牌,展示了‘一区一品’特色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为了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我们将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打好主动仗,激活新引擎,全面提升文化改造实效,推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马占彪如是说。

  本报记者孔维佳 通讯员郭清 李文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6期

  • 第2023-10-13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1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10-09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