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

筑牢平安基石 守护万家灯火

——长子县宋村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小记

  时间流转,岁月更替。矗立于长子县城东大门的宋村派出所,是群众心目中的“守护神”,这里的民辅警多年如一日,尽心尽责,守护一方安宁。
  长子县公安局宋村派出所位于宋村镇宋村村,成立于1980年,辖区面积63.5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人,流动人口约2000人。宋村派出所辖区与潞州区、上党区交汇,交通发达,业态多元,人员流动频繁,属于典型的治安复杂区。
  近年来,宋村派出所主动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做法,将公安工作与政之所向、民之所向紧密结合,奏响一曲嘹亮的“枫桥之歌”。

坚持党建引领 厚植为民情怀

  宋村派出所党支部坚持政治建警,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党建根基,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学习强国等平台为依托,扎实开展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增强组织生活针对性、实效性、严肃性,不断提升队伍原动力。该所还在院内打造了文化长廊、开辟了党建宣传阵地,积极做好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队伍警示教育宣传,不断强化民警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
  该所以警网融合为抓手,着力推进“一村一辅警”,辅警进入基层村委班子担任主任助理,推动派出所党建与社区(村)党建、警务工作与社区(村)工作深度融合。该所开展多方面的爱民、利民、便民、助民活动,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量。

聚焦“三联”创建 打造和谐家园

  近年来,宋村派出所以推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警企联防“三联”创建为抓手,瞄准群众需求,聚焦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企地、劳资、治安等6类带有地域特点的矛盾纠纷,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
  坚持矛盾联调,强化源头治理。该所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李鹏为核心,组成一支民警、司法工作人员、律师、网格员共同参与的专门调解队伍,通过拉家常、深走访,深入排查起底矛盾风险苗头。今年以来,该所共调解各类纠纷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坚持问题联治,夯实平安根基。针对本地商圈聚集、流动人口多、社情民意复杂的情况,该所推动“枫桥经验”本土化,广泛发动党员、退休干部、热心群众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宋村义警”金名片,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坚持警企联防,护航企业发展。该所扎实推进警企联防,实行民辅警负责制,创建警企联络群,拓宽服务渠道,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营造公安用心、企业安心、警企连心的良好氛围。

做实新“五小工程” 倾力排忧解难

  多年来,宋村派出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开展以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为重点的新“五小工程”,用微笑服务群众,用真情对待工作,切实提升服务质量,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前些天,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鲍村村民张某身份证丢失,因其身患残疾、出行不便,无法前往派出所补办。民警特事特办,专程上门服务,成功为其办理了身份证。
  扎根社区,才知百姓冷暖,立足服务,才受居民爱戴。在社区走访中,该所创新推出“随手警务”,组织民辅警在开展听民声、访民意时,随手为群众提供办理证件、法律宣传咨询等警务工作,让公安警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在宋村,“枫桥经验”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宋村派出所将始终树牢“守一方热土、保一方平安”的使命意识,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公安工作和社区治理的每个环节,让辖区安全、百姓安心、邻里安居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杨瑾 通讯员崔鑫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6期

  • 第2023-10-13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1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10-09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