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

省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警示

直播购物要理性

  本报讯(记者关振瑛)随着“双11”的临近,很多商家开始了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为了减少消费纠纷,做到维权关口前移,11月7日,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科学消费、防范风险、及时维权。
  购物平台谨慎选,预付定金需思量。网购时不轻易登录陌生网站,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牢记订金可退,定金不可退。
  促销规则需掌握,验货收货要仔细。了解各种优惠规则和满减机制,关注商品价格变化,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防范消费陷阱。注意保存有关单据,商家送货时,务必当着快递员的面检查一下商品,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如检查发现问题可以拒收,并要求快递公司出据相关证明。
  理性消费莫冲动,按需囤货不浪费。“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消费者应按需购买,随买随用,谨慎囤货,并注意商品的保质期。
  直播购物要理性,虚假宣传要小心。消费者不要出于对主播个人的盲目信任或受直播平台以价格低廉、秒杀或数量有限等宣传营造的氛围影响,更不要被经营者人为制造的狗血剧情所蛊惑而盲目冲动消费。
  购物凭证细保留,及时依法来维权。注意保留电子订单、付款记录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应及时向12315或属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8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