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

关键点发力 多形式创新

长治市把宪法送进千家万户

  本报讯(记者杨瑾)近期,长治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弘扬宪法精神主题活动,把宪法送进千家万户、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多部门联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法治文艺晚会、法治动漫微视频网络展播、青少年学生“宪法晨读”……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长治市策划组织了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的重点宣传活动,让宪法看得见、找得到,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同时,出台《长治市市级部门普法责任清单》,明确75个市级普法责任单位、61个普法宣传节点、280余项具体普法任务、7大类普法宣传形式,有力提升普法精准性和时效性,使普法“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此外,该市将各部门普法情况列入法治政府年度考核、领导干部述法、法治长治建设优秀案例报送工作中,有效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
  关键点发力,实现精准化宣传。长治市准确把握领导干部、青少年、基层群众等重点对象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持续增强全民宪法意识。为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带头作用,长治市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印发《关于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专题述法的通知》,对会议述法作出安排,形成符合实际的述法模式。该市积极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经常性围绕宪法等主题举办普法讲座,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宪法意识。该市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带动基层群众学法用法。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8132人、学法用法示范户1345户,有力推动广大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多形式创新,力求全方位覆盖。为了积极回应群众法治新要求、新期待,长治创新普法载体,拓展普法渠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普法产品,提升普法实效。该市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聚集的公园、广场、长廊、街区、宣传栏等基层阵地,打造村民“家门口”法治文化阵地。目前,该市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0个,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阵地,每个县(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全市目前共有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7个。持续实施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把全民普法重点内容作为首要创作主题,充分利用鼓书、三弦书、琴书、秧歌、快板等地方传统曲艺方式,打造具有鲜明长治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武乡县打造的“‘红色传承+多元解纷’样板”项目入选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推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积极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开辟普法专栏,及时发布普法宣传动态,拓宽普法知识传播渠道。
  普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长治市把握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普法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理念、手段、载体上狠下工夫,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服务长治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11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