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要闻

让群众充分感知清廉之风

太原市清廉建设呈现稳步推进共建共享良好态势

  

开栏语
  公生明,廉生威。清廉是一种无形力量。
  当前,山西省委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鲜明提出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重大目标、重大任务。全省上下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
  即日起,我报推出“清廉建设在山西”主题报道,聚焦全面建设清廉山西以来各地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作为省会城市,太原如何在清廉山西建设中体现省会担当,突出表率作用,彰显省会魄力,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太原市深刻领会清廉山西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结合省会先天特质,围绕民生热点、关注社会焦点、扭住改革创新、紧盯“关键少数”,真正使清廉太原建设成为了全市上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太原市以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为有力抓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呈现出强势启动、覆盖广泛、稳步推进、共建共享的良好态势。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改善民生回应社会关切

  哪些领域与清廉太原建设息息相关,哪些方面清廉建设能起到牵一发动全局的联动效应,太原市经过充分调研与讨论,围绕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5个专题,每月开展一次交流研讨,着力以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太原市用活“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包主题教育督导、包民生实事办理、包困难党员群众、包信访积案化解、联系企业和入企服务的“四包一联”工作机制。目前,已打造“太原行”App,涵盖停车场294个、车位4.5万个,着力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新建5所中小学校、新增1万余个学位,保证适龄儿童能够就近上学;既有家宅加装电梯开工203部,方便老年人出行,及时回应民生关切。
  守好红线,压实责任。太原市在开展耕地保护政治监督专项自查工作时,发现4个方面119条问题,已督促整改93个,推动守好全市耕地保护红线;开展矿山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各类企业生产亡人事故瞒报问题“回头看、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瞒报行为及其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有效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开展“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政治监督,对各项目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主体跟踪监督,推动项目有序推进、如期完工。

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
推动权力运行制度建设

  改革势必要触动利益,有没有勇气改,从哪里下手改?怎样才能让改革不是隔靴挠痒,而是触动人心?太原市牢牢扭住改革这个“牛鼻子”,全力呈现清廉太原建设除旧布新。
  太原市承接省级层面改革,紧盯国土资源领域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不足,全方位优化审批流程、工作机制和监督制度,着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制约体系。以强力推动权责清单建设为抓手,对职权名称、职权依据、责任事项及依据进行审核,动态新增事项76项,调整事项36项,删除事项22项;动态更新权责清单事项221项、职责清单18项、工作流程防控体系137项。强力推动行政审批运行规范,编制行政审批服务指南等4项制度,提出5个方面改革具体措施,有力提升工作质效。
  同时,在强力推动国土资源领域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中,太原市按照“四体系”建设要求,分别完善行政审批41项、制约监督48项、行政执法21项制度,夯实责任落实。强力推动风险点排查,分高、中、低三档研判排查出潜在廉政风险92项,并针对性完善32项风险防控监督机制,确保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强力推动行政效能督办,对40项纳入市政府项目化工作任务进行按月督办,将323件领导批示件纳入督办台账,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下去、“实”起来。同时,指导县级同步开展权力运行制约试点工作,自上而下持续深化试点改革。

以“一把手”工作为先导
管人用人抓好“关键少数”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太原市始终盯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更加持续向好、政务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党员干部更加担当有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按照《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及责任分工》要求,持续探索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规范履职用权进行有效监督的具体路径。
  在深入推进村级监督中,太原市强化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措施,以“三个一批重点村社”监督治理为抓手,推动健全完善制度138项,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27个,有效提升“最后一公里”监督效能。
  太原市严格落实选人用人制度规定。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双签字”、征求意见等任前审核要求,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严把廉政回复关,对109批、1053人次作出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否定2人、3个单位评优表彰,暂缓5人提拔。精准规范追责问责,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问责党员领导干部107人。
  除此之外,太原市严格执行《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工作办法(试行)》,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激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
  今年以来,太原市共对2名党员干部予以容错处理,对459件失实检举控告开展澄清正名工作,涉及56名党员干部、6个单位,着力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太原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市委党校主体班上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辅导,会同市委组织部与全市年轻干部集体谈心谈话,督促提升拒腐防变意识、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以廉洁文化为纽带
倡导以清为美以廉为荣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太原市将廉洁文化作为基础和先导,贯穿于清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太原市纪委监委前后在全市挂牌十个廉政教育基地,创建32个清廉文化景观带,融通太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以文化人、以廉润心、成风成俗。
  阳曲县店子底村是赓续支前红色文化的老区,作为廉政教育基地之一,太原市在这里举办了“廉润并州”廉洁文化作品展。通过展示省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突出廉洁主体、讲述廉洁故事、弘扬廉洁文化、传播清风正气,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自觉。9月布展以来,已有125批次、5900余人参观学习。
  太原市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声发力,深入宣传报道全面推进清廉太原建设重点任务、工作动态、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太原日报》推出《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太原:文脉千载育廉风》等重点篇目。“学习强国”太原平台“清廉太原、你我同行”专题刊发稿件300余篇。市属媒体播出“清廉太原”相关报道35条次,倡导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观。同时,创作群口快板《反腐新歌》、情景剧《话家风》等清廉文化主题作品,组织开展“清廉的力量知行季”“清廉太原地铁行”快闪宣传活动13期,摄制清廉课本剧18部,让“廉”文化接地气入人心。
  以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创建为契机,太原市注重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做法,拍摄公益宣传片《清廉太原、你我同行2023》系列公益宣传片,持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清廉建设热情。

以示范创建为抓手
严格把关坚持好中选优

  示范创建,就是要树立起抓落实的价值导向,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太原市坚持好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通过纪检监察内网端口电子申报各类示范单位97个,分别经市纪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组织申报各类示范单位56个,激励推动创建示范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说到底,坚决杜绝抓而不实是为了更好地抓而求实。太原市委严格把关、全面督导,太原市工作专班靠前指挥、一线督战,成立申报审核推荐领导组,组织召开工作会议7次、业务培训会议1次,协助创建主体出具“一票否决”公函8件,全程发挥统筹协调、组织推动作用。6个市直牵头部门主动扛起业务指导主体责任,持续推动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同时,太原市还制定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市县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党委、市县牵头单位、创建主体各自职责任务。在组织申报阶段,对照考评指标和操作手册,联合开展实地调研督导2轮。在系统申报时,指导统一创建封面、目录、内容简介等,确保在规定容量内全面展现创建情况。在审核推荐阶段,联合开展实地审核1轮,推动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升创建质效。
  抓落实,就要一贯到底。太原市指导各级各部门择优推荐,严格评选标准、严谨操作规范,在组织申报中适当扩大名额,为后续工作赢得主动。取消5家单位创建示范资格,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24个。严格把关“一票否决”事项,从形式上要求必须有正式回函,从内容上要求针对征求意见事项给予明确答复,坚决反对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等行为,保证示范单位成色更足,引领示范效果更好。

  本报记者李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6期

  • 第2023-12-25期

  • 第2023-12-22期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20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