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的职责和使命,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有所呼,检有所应。“我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聚焦社会公共安全领域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以更强能力履行法律监督责任,当好公共安全的‘守护者’,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曾新平这样说。
2023年,尧都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继续秉持初心与使命,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省检察院部署开展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为指导,聚焦公共安全监管漏洞和治理难题,全年共摸排安全生产、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线索14条,立案14件,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3件、磋商函1件,现相关行政机关均已整改到位。
坚持疏堵结合
促进责任落实
尧都区检察院扎实开展公共安全领域专项行动,牢固树立预防性办案思维,促进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有效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该院针对大中型物流园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情况、居民小区消防通道安全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工作,就存在的消防箱空置、消防设施被遮挡、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等问题向消防部门及公安派出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使其充分认识到“风险即危险”“隐患即事故”。通过督促履职与持续跟踪监督,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物流园、居民小区均更新、配备了推拉式灭火器材、应急照明灯等安全设施,消防通道占用情况消除,消防安全治理得到升级优化,安全防护水平也有效提升。
聚焦民生民利
关爱特殊群体
聚焦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尧都区检察院以辖区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切入点和着手点,督促行政机关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出行安全监管工作,为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该院积极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作用,与市检察院、区级有关部门联合行动,重点围绕公共基础建设中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否完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消防安全隐患是否排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该院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通过整改,尧都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于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不仅及时更新并公示餐厅工作人员健康证,增设消毒柜、留样柜等设备,而且均新增或更换了消防设施、消防标志等,有力保障了养老院入住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辖区内的公园、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新设无障碍停车位20余个,为特殊群体的出行带来便利。
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难题,该院依法能动履职,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综合治理,聚焦民生热点,破解民生难点,努力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形成执法合力
排查出行隐患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居民安全平稳出行的重要一环。尧都区检察院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持续深入,不断加大道路交通及公共设施安全类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
聚焦校园周边道路缺少交通安全设施、城区主干道道路交通指示灯被遮挡、乡镇盘旋公路道路损坏、护栏缺失等现象,检察干警实地查看现场情况,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向区交通警察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及属地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凝聚执法力量,形成执法合力,共同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当好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加强源头监管
维护民生安全
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当前医疗废物处置已成为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重点难点。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强化对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管,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2023年6月,尧都区检察院对辖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了医疗废物处置巡查专项行动。针对多家乡镇医疗机构违规违法处置医疗废物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对存在问题的卫生院、卫生室进行了集中治理,并从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强化法治宣传、开展规范处置流程专项检查等方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医疗废物处置规范化管理水平,严防医疗废物传播疾病或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经过整改,相关卫生院、卫生室处置医疗废物不规范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有效保障了群众医疗卫生安全,切实消除了疾病传播隐患。
本报记者袁慧芳 通讯员于红光 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