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时,你侬我侬,不分彼此;热恋中,转账送礼,甜蜜大方;分手后,情断义绝,反目成仇……当昔日爱情不再,今朝债务纠纷将如何处理?日前,定襄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分手情侣间的借款纠纷案件。
原告小李诉称,被告小郝自2019年7月3日至2020年8月26日期间,共计向其借款31052元,并以各种理由推脱,长达3年之久未偿还。故小李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小郝偿还借款本金30257元并支付利息4424元。
承办法官在收到立案材料后翻阅了小李提供的转账记录,发现二人的转账记录多达百次,转账金额从几元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在这些转账记录中,也频繁出现“5.20”“5.21”“52.10”等金额,法官敏锐地察觉到该案件或许不是单纯的民间借贷纠纷。
随后,承办法官按照诉前调解流程将该案流转至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手中。调解中,调解员从小李提交的证据入手,在对案件有了全面了解后,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证实了小李与小郝曾经确实是一对甜蜜的情侣。热恋期间,二人心甘情愿为对方消费,毫不吝啬。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矛盾渐渐显露,最终因感情不和分手,也由此引发了经济纠纷。
为避免昔日恋人对簿公堂,调解员通过分析二人恋爱期间的转账记录、消费凭证,厘清了他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并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法,不厌其烦地与双方电话联系沟通,劝导双方要相互体谅,多想想恋爱期间的付出。
终于,小郝在法官和调解员耐心的劝说下,表示愿意偿还借款2.8万元,但因资金不足,希望小李同意其分期偿还。小李明确表示可以放弃部分款项以及利息的主张,也同意小郝分期偿还,但要求法院出具调解书,且诉讼费用由小郝负担。
由于小郝在北京打工,无法前往法院办理相关手续。承办法官随即表示可以在线上进行办理,通过微信远程发起视频调解,调解后可以在线申请出具调解书并签订调解协议。在承办法官的引导下,双方打消了疑虑,当庭签署了调解协议。
通讯员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