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镒
1906年,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穿境而过,始设阳泉站。阳泉迅速发展为集镇,集镇发展为城市。阳泉市的建立、发展,深受铁路的影响,路通、业兴,路广、市旺,可以说,阳泉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1947年5月2日,阳泉在正太战役中浴火重生,获得解放。5月4日,阳泉正式组建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被誉为“中共创建第一城”。
多年来,便捷的铁路交通为阳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人民福祉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阳泉的城市基因中流淌着铁路这个元素,阳泉人民与铁路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缘,爱路护路已经作为一种城市品质植入广大阳泉人民的心中。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把保畅通、保安全当作维护全市政治社会安全的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阳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努力确保辖区铁路运输平安、畅通,为平安阳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铁路治安和社会治安环境。
一、坚定不移着力重点谋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平安铁路建设工作上台阶
一是以上率下,聚力推进重大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安全工作,将平安铁路建设纳入平安阳泉建设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落实。市委书记雷健坤深入阳泉东站对雨雪冰冻天气铁路交通安全工作开展调研,对社情民意信息《矿区辖区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建筑段宿舍楼出现严重安全隐患》进行批示。市委政法委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做出批示、深入基层,主动指导解决铁路护路难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表率作用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保铁路安全、保铁路畅通的局面。
二是组建专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按照省市委要求,阳泉市抽调精干力量,相继在市级层面和5个县区建立了平安铁路建设工作机制,每年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全市铁路沿线治安形势及治安状况,并对全年工作进行统筹部署。今年以来,全市先后4次召开铁路护路工作会议和路地联席会议,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将属地责任、统筹责任、协同责任、主体责任和考核责任落实到位,形成了路地协作、部门联动、机制健全的良好护路格局。
三是发挥职能,构建携手共治的总体格局。
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成员单位积极作为、合力攻坚,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石家庄铁路公安处深入开展铁路护路专项行动,对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和突出治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市应急管理局以汛期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为主线,查隐患、整难点,坚决防止事故的发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协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工务段,对高铁沿线环境“脏、乱、差”进行了专项整治。市交通局强化了“双段长”机制的落实,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市教育局加大对中小学生学法守法教育力度,建立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制度。2021年5月,阳泉市提前两年完成了辖区普速铁路139个隐患整治任务。为此,北京铁路局石家庄铁路办事处环治办特向阳泉市赠送了“路地携手联合整治消隐患,协作共赢净化环境保安全”的锦旗。
二、坚定不移深化党建引领和综合施策,努力锻造担当作为的护路铁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党建工作摆在平安铁路建设的首位,把平安铁路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主动履行“第一责任”,确保筑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铁路防线。紧扣平安铁路创建主题,组织开展了春季铁路安全集中宣传教育和“5·26我爱路”主题宣传系列报道活动等,深入开展铁路相关法律法规和“六个一”(一次启动动员仪式,一次进企业主题宣讲,一次进农村指导宣传,一次进社区安全宣传,一次进校园引导宣传,一次进家庭管控教育)宣传活动。突出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作用,依托街道、社区开设了“爱在假期”假日课堂,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安全知识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紧紧围绕铁路安全法律法规,邀请华阳集团、北京铁路局阳泉站负责人在901阳泉交通广播宣讲铁路安全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爱路护路氛围。
二是注重制度引领,激发队伍活力。
制定《工作例会制度》《请销假制度》《队伍管理制度》等,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学习制度》,坚持每周组织一次学习、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要求护路队员每次学习后要撰写学习体会、每年要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心得,每次会议前要准备发言提纲。每年组织全市铁路护路联防系统培训班,邀请省委政法委、省护路中心领导及铁路公安、阳泉站等专业老师进行授课,以此提升护路队伍业务素质和维稳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新时代护路队伍。
三是强化问题导向,形成长效机制。
不断加强专职护路队伍政治化、专业化建设,认真梳理人员管理、队伍建设、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日常工作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健全优化巡防机制,认真查找队伍执勤巡逻、隐患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着力提升护路实效。强化督导考核和安全管理,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有效保证护路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坚定不移推进综合治理和协调联动,致力营造立体化、全方位防控体系。
一是聚焦铁路安保,严防涉路事件。
阳泉市强化重点时期协调配合力度,建立了提前巡、重点巡、联合巡、科技巡“四巡一体”的防控体系。“提前巡”防微杜渐查问题,“重点巡”聚焦关键除隐患,“联合巡”协调配合防事故,“科技巡”上下联动提效率。强化了重点时期督导调研工作,深入基层开展以“五查”(查安排部署情况,查责任落实情况,查排查整治情况,查队伍工作情况,查对应机制落实情况)为重点的专项指导工作,有效预防涉路案(事)件的发生。
二是发挥平台功能,助力提质增效。
规范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指挥平台管理,加强数据汇总,完善平台信息,坚持每日零报告制度和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制度,定期督导和通报平台上报事件,全面规范全市铁路治安隐患排查处置和涉路矛盾纠纷稳控调处报送工作,进一步实现对隐患问题的追踪和闭环管理,提升了护路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科学性。
三是强化科技护路,赋能安全监管。
阳泉市注重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护路联防科技化水平。盂县在护路中队营房安装大屏幕视频监控,完成了沿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升级改造。阳泉北站运用了红外线、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了安全防控水平。华阳集团利用无人机在铁路沿线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了护路联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阳泉全市境内未发生因矛盾排查不到位、重点人员管控不到位等影响铁路安全的重大案事件,未发生直接危害铁路安全的刑事案件,全市铁路沿线外部环境持续改善,沿线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明显提高。阳泉市年度工作、专项工作成绩显著,亮点突出,多次受到省委政法委、省护路中心领导的肯定,在全省护路系统培训中被选为经验交流地市进行推广。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以保安全、护稳定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防风险、堵隐患,奋力谱写平安阳泉铁路建设发展新篇章。(作者为阳泉市委政法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