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旻)在六五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023年,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美丽山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两年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优秀等次。
据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樊占春介绍,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如下:在空气质量方面,全省空气质量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48,同比下降0.2%;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优良天数比例为76.0%,好于国家下达我省年度目标。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我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3.6%,首次进入“9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声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全省昼间、夜间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在生态质量方面,全省生态质量状况基本稳定,与2022年相比生态质量无明显变化。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董轶茹介绍道,我省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持续深化“绿盾”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实施重点区域、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协同推动全省典型生态系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我省每年利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省和顺县华北豹群重要栖息地保护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首批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省生态环境厅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3年全国青少年自然笔记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