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志平)近日,沁水县人民法院老何工作室联合审判部门借助政协“有事来商量”端氏镇“端事端说”平台,借力党委、政协,化解了7起涉村民、村委执行案件。
郭某强等7人与沁水县端氏镇某村委、沁水县某运输公司运输合同系列纠纷一案,自进入执行程序以来,法院多次组织各方当事人和解,但由于双方积怨较深,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前不久,沁水法院老何工作室借助政协“有事来商量”端氏镇“端事端说”平台再次调解此案。调解过程中,案件双方当事人对于运输费用的计费单价和利息存在较大争议,原诉讼案件的承办法官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对上述争议焦点进行了认定,但申请执行人不服该认定结果,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下,办案法官利用“树理调解法”,让各当事人“先放气,后说理”,使双方当事人内心怨气得以释放。其中一名申请人的丈夫因病去世,其独自抚养3个子女,多年来生活困难,讲到难处,泪水不自觉地落下。熟悉案件情况的当地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赶忙上前安抚当事人情绪。
随后,执行干警梳理了案件的矛盾和争议焦点,让当事人从自身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进一步探究不同方案中可能达成一致的平衡点。经过法官5小时的调解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各退一步,使得7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