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瑾)近日,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法院采取“三步走”,成功调解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2023年,原告天津某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与被告山西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原告承包被告车间的VOCs治理改造项目,被告支付原告相应费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告依约完成项目改造,但被告仅支付部分工程款,剩余款项一直未按约支付。为维护自身权益,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被告在诉讼中提出反诉,要求原告承担延误工期、质量不合格及违反廉洁(反商业贿赂)等违约责任。
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件局面,承办法官仔细阅卷并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三步走”实现了涉企纠纷的“最优解”。第一步,在细节上下功夫。通过反复梳理案卷信息,承办法官认为本案如果通过鉴定程序进行,简单一判了之,无疑会耗费原、被告双方大量的时间及金钱,不利于化解矛盾。第二步,在精度上做文章。通过多次沟通,法官秉持着“活水养鱼”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理念,试探原、被告的可接受调解金额,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履约能力,提出了灵活的调解方案。第三步,在结果上求满意。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原、被告达成140万元分3期支付的协议,并解除了财产保全措施。这一调解结果,原、被告的认可度极高,不仅化解了双方矛盾纠纷,减少了诉讼成本,更缓解了企业的还款压力,实现了涉企案件“量体裁衣”式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