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交口县检察院深化数字检察战略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本报讯 数字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交口县人民检察院作为基层检察院,抓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积极探寻特色数字检察之路。
  在实施数字检察过程中,该院坚持系统思维,聚焦法律监督,主动将数字检察工作融入检察监督中,同时积极学习其他优秀模型构建思路和办案指引,形成以检察长为引领、分管领导负责的数字检察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模型应用赋能检察监督,充分发挥业务主导作用,深入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工作,形成筛选模型、调取数据、线索研判、案件办理的工作思路,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条线成功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截至2024年11月30日,交口县检察院共使用高检平台模型成案29件,山西省内平台成案1件。民事检察方面,应用最高检平台模型2个,成案2件;公益诉讼检察方面,应用最高检平台模型1个,立案3件;未成年人检察方面,应用最高检平台模型1个,成案5件,应用省内平台1个,成案1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6份;普通刑事检察方面,应用最高检平台模型2个,成案6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6份;刑执方面,应用最高检平台模型2个,成案13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3份。
  交口县检察院在深化数字检察战略实施,持续推进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过程中,努力探索适合本院的数字检察路径。该院第二检察部围绕法律监督核心要务,巧用数字检察这把“放大镜”,通过数字检察挖掘某办案机关对特定犯罪嫌疑人应当在3日内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辩护律师但未通知的监督线索,在应用特殊人群法律援助权利监督模型过程中,首先承办检察官认真审查了该模型依据的法律法规,熟悉该模型的运行流程;其次依照模型的需要调取了县法律援助中心依公安机关通知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案件数据,并且通过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下载了本院近3年办理涉及特殊人群的案件数据,主要关键词是未成年人、盲聋哑、精神病、被告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再次,通过将调查好的数据依据所监督的方向导入对应的模型,通过司法数据和检察数据的碰撞,筛选出11起应援未援的监督线索;最后由检察官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确认是否存在应援未援的情况,以确保监督的质量,通过排查发现相关办案单位在侦查阶段5起应援未援的线索,之后将这些线索推送至承办部门进行审查,由承办检察官对该单位发出对应的纠正违法通知书。
  数字检察背景下,交口县检察院不断更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理念,升级法律监督技术,优化法律监督方法,认真打磨每一个办案细节,逐步形成“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数字检察工作体系,探索实践“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十大业务全覆盖”的数字检察路径。(李长富 郭玲俐 郭旭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