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曲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立足政法职能,着眼安全问题,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矛盾纠纷联接联调联处联化平台,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该县在创新和发展“3456”多元化解机制和调解传统优势基础上,在原信访接待大厅基础上新建420平方米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统筹整合信访调处、人民调解、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心理疏导“六位一体”多元化解功能,为群众提供“访调诉”无缝对接的“一条龙”服务。信访、司法行政、公安、法院、民政、人社等部门统一入驻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县四大班子领导轮流坐班接访,实现对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整合、便民惠民、渠道畅通的原则,采取“2+3+N”架构模式,打造矛盾纠纷联接联调联处联化平台。横向建设“2”个中心,即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纵向建立“3”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即县、乡(镇)、农村(社区)三级分层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县域“N”个企事业单位分别确定一个科室,负责本单位内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心设置“三区”“一厅四室”,“三区”即信访受理区、综合办公区、纠纷化解区;“一厅”即群众接待大厅,“四室”即调度指挥室、网格管理室、心理咨询室、调解室。整合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四大调解组织”和访调、政调、诉调、检调、公调“五大对接”机制,实现“多中心”向“一中心”积聚,“一中心”兼备“多功能”;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分级负责、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的全流程、系统化、闭环式工作体系。
该县在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积极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运用社会力量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双管齐下、协调联动的方法,逐步形成“党委统揽带头、社会力量联动”工作机制,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有力补充。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矛盾方面,推动全县形成“五老成员”“四大顾问”“三高村民”讲理、说法、融情“三位一体”的民调工作团队,涌现出樊公道、杜天平、黄培良等一批“金牌调解室”。“五老成员”是从全县政法机关退休老干部中选聘5人组成的人民调解组织,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矛盾的重要举动,总结出“一听、二看、三查、四问、五劝、六兑现”的调解程序和“用心调解、用情疏导、用法释疑”以及“说理法、交心法、扶弱法、换位法、集中法、冷却法、选择法”等20多种调解方法,使一件件棘手的矛盾纠纷案件都得到圆满解决。
该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只进一门、只跑一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终结站,在情理之中坚守法治底线,调顺民心,调出社会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