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了!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家人……”近日,在与亲人会见之后,罪犯郭某某喜极而泣,不停地向太原西峪地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此时,他的内心思绪万千,有懊恼、悔恨,但更多的是感恩、知足。检察官的谆谆教诲、家人的不离不弃,让郭某某体会到法律的威严正义、亲情的弥足珍贵,他决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监与家人团聚。
今年3月份,驻监检察人员在与罪犯进行谈话教育时发现,郭某某情绪低落,时不时地用手擦拭泪水,问其原因,郭某某自述:“我今年已经52岁了,人生的三分之一都在监狱度过。由于父母走得早,留下了我和妹妹。妹妹在外面一直上学,而我早早就进入社会,结交了一些不该交的朋友,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已是‘四进宫’了,老婆看我不上进和我离婚,妹妹多年来也一直失联,我感觉活得没劲……”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郭某某入监以来,没有一个亲人来会见或来信,自己也无法提供亲人的详细住址和联系方式,属于监狱“三无”人员。由于郭某某有思想负担,改造态度较为消极,虽然没有大的违规违纪,但“小毛病”不断,监区也比较头疼。
了解情况后,为了能让郭某某解开心结、安心改造,检察人员与郭某某所在地派出所取得联系,按照其提供的亲属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几经辗转,与郭某某的妹妹小丽联系上。经沟通,征求其是否愿意与哥哥见面,小丽表示这么多年,一直和哥哥失联,非常想念哥哥,要不是检察人员联系她,她还不知道去哪找哥哥。检察人员随即告知小丽,郭某某目前在监狱服刑,一切都好,希望她不要担心,并将监狱所在地址、会见时间、所需准备材料等告诉她,最终促成小丽与郭某某如期会见。
当检察院工作人员再次与郭某某谈话时,他不再是监狱“三无”人员,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激动地说:“家人是我最重要的心理支撑,感谢检察官帮我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重塑我对生活的信心。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完成生产任务,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政府,请你们监督我。”
本报记者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