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亮“典”时刻

——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 为老年群体解读赡养继承法律知识

  •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更是关乎千家万户权益的民生宝典。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我省司法行政系统部署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本报特推出“亮‘典’时刻”主题策划报道,展现我省各地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

    大同 “百科全书”进军营

      本报讯(记者宋建峰)为深化军地司法协作机制建设,持续提升部队官兵法治素养,引导官兵树牢法治信仰、培塑法治思维,近日,大同市司法局联合山西平辰律师事务所,赴某部队开展“与典同行、法润军心”民法典主题普法活动,通过“法治课堂+专项服务”的形式,推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融入官兵日常、浸润军营生活。
      活动中,山西平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彩霞围绕“民法典实践应用与军人权益保障”主题作辅导授课。聚焦部队官兵法律需求,重点解读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高频法律问题,系统阐释军人、军属权益保护制度体系,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条款对照、维权路径指引等方式,帮助官兵深入理解法律要义。
      活动现场同步开展了“法治护航强军路”专项服务,设立法律咨询台为官兵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针对官兵提出的涉法问题进行“点对点”专业解答。本次“送法进军营”活动既是落实双拥共建的重要实践,更是法治惠兵的创新举措。大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建立法律服务站、开通维权绿色通道等务实举措,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筑牢法治根基。

    晋中 寓法于景 送法入游

      本报讯(记者袁慧芳)近日,晋中市司法局联合市文旅局、榆次区司法局,在旅游景区榆次老城县衙广场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晋中市文化馆同步组织文艺演出助力普法宣传。
      活动现场,由晋中市司法局组织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通过“普法+服务”的形式开展宣传。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及执业律师等专业人员,围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针对旅游消费、侵权责任、合同纠纷等常见问题,为市民游客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指导。活动通过“寓法于景、送法入游”的创新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旅游场景,实现普法宣传“可感知、能互动、见实效”。
      据悉,晋中市司法局将通过打造“怡然见晋中”法治实践品牌,将普法教育有机嵌入全域旅游动线,在景区常态开展法治文化展演、法治主题游园等特色活动,为优化文旅营商环境和擦亮城市旅游名片提供法治保障。

    吉县 “典”入基层润民心

      本报讯(记者狄红生)近日,吉县司法局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为契机,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走进群众生活。
      活动现场,司法局工作人员在县城中心广场设立普法宣传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针对群众和商户普遍关注的合同纠纷、遗产继承、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法律问题,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答疑。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广大群众和商户对民法典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少群众表示将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女士说:“这样的普法很实用,手册里关于商铺租赁合同的案例解析对我们经营很有帮助。”
      据悉,吉县司法局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民法典宣讲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系列活动。同时强化与法院、妇联、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构建常态化普法工作机制,为法治吉县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阳泉城区 “场景普法+双线联动”

      本报讯(记者孔维佳)近日,阳泉市城区下站司法所紧扣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创新打造“场景普法+双线联动”模式,推动民法典宣传深入社区、融入民生。
      “移动课堂”送法上门。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小区活动室、健身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普法点,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宣传。工作人员面对家长,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条款;针对老年群体,重点解读了赡养继承法规。同时,通过案例互动问答,增强普法实效。
      “风景普法”寓教于乐。在辖区人流量较大的景观公园设立法治服务驿站,围绕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民生热点,开展“随身法律顾问”服务。“这本手册讲的继承案例真实用,正好家里老人也关心这事儿。”面对居民们的提问,普法人员结合宣传手册中的典型案例,用方言土语解答居民法律困惑,让群众在休闲漫步中学习法律知识。
      “沉浸体验”强化认知。利用法治宣传广场阵地优势,司法所设置了民法典专题展板,系统展示物业服务、高空抛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司法所工作人员化身“法治导游”,通过情景模拟、法条对照等方式讲解真实案例。不少居民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拍照记录,还不时提出疑问,工作人员都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原来民法典里有这么多和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今天听了讲解,心里明白多了。”一名参与活动的居民感慨道。
      线下实施“敲门普法”行动,组织由司法行政人员、社区网格员组成的服务队,深入居民家中“送法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耐心讲解赡养、婚姻等法律知识,为忙于工作的上班族,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还让居民关注“城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方便后续咨询。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会送上精心准备的民法典宣传资料,确保普法宣传“不落一户、不lin漏一人”。
      线上开通“每日法典”专栏,司法所每日推送“民法典小知识”图文、以案释法短视频等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解读民间借贷、物业纠纷等热点问题,营造出人人学法典、处处用法典的浓厚氛围。居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轻松学习法律知识,让法治教育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此次活动增强了群众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社区法治氛围。下站司法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场景化+数字化”普法模式,探索建立普法需求动态响应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闻喜 法润乡村 “典”亮生活

      本报讯 近日,闻喜县司法局借力月季花节人流集聚优势,开展民法典进农村法治宣传活动,将普法宣传融入乡村旅游场景。
      在花团锦簇的节会现场,普法工作者就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婚姻继承等法律问题进行专业解答。游客张先生表示:“边赏花边学法,扑克牌上的案例图解既生动又实用。”通过“沉浸式”普法体验,实现了法治宣传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此次活动是闻喜县司法局创新基层普法形式的生动实践。通过节会搭台、法治唱戏,将民法典中涉及“三农”的重点内容,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传递,助力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环境。
      据悉,该局将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以案释法,解读好民法典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推动民法典从“纸上法条”转化为群众手中的“维权指南”,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古红军)

    长治潞州区 入企普法

      近日,长治潞州区司法局在网约车司机之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律师解答了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引导大家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通讯员郭苗苗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1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9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