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全省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案例(精品案例)分享

“枫桥红”引领“检察蓝”

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第六党支部

  •   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第六党支部坚持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检察“硬支撑”,以政治建设为魂,将“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具象化为延职能、拓案源的主动作为;以为民情怀为根,通过“四畅四解”工作法,把“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落在纾民困、解民忧的具体行动中;以系统治理为要,通过追溯源、深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综合效应。探索出一条政治引领、业务融合、治理增效的基层党建新路径。
    ●主要做法
      延职能、拓案源,潜心业务强化支部“创新力”。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整体发展大局,以政治建设引领检察理念更新、以组织建设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上下“一条心”,建便民窗口。主动延伸检察职能,融入“大调解”格局。2022年,与迎泽区委政法委会签《关于深化检调对接工作的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检察服务窗口。由党员业务骨干接访,建立“支持起诉+行政争议化解+刑事和解+司法救助+法律帮扶”工作模式。内部“一盘棋”,凝监督合力。以支部党建共建为契机,统筹组织建设与协同履职共同发展,畅通办案渠道,促进支持起诉工作有效提升。发挥民事与刑事、控告申诉等部门线索互移、信息共享的办案协作机制,实现资源优配、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宣传“一张网”,强党群互动。注重“一线工作法”,党员干警以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宣讲检察职能,在“两微一端”开设支持起诉普法课堂,常态化联系劳动监察大队、区妇联、区残联,引导群众通过检调对接化解纠纷,拉近党群关系。
      纾民困、解民忧,初心为民提升支部“战斗力”。突出群众满意导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托检察服务窗口,充分运用“四畅四解”工作法,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畅通“一站式”信访渠道“解民忧”。利用区综治中心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力量联动优势,以“一站式”调解平台畅通诉求表达,通过耐心听取当事人申请、主动导入调解程序、居中监督调解结果,对症下药制定调解方案,推动社会治理。畅顺全方位沟通平台“解民惑”。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的实践要求,聚焦农民工群体,帮助农民工与用工方平等对话,以释法说理推动用工企业履行劳动报酬支付义务;组织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活动座谈会,达成完善农民工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共识,实现调解与案件“一体化”办理。畅行多元化化解机制“解民愁”。通过公开听证、支持起诉,促成劳资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司法确认,让群众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实现定分止争。畅联立体化帮扶体系“解民困”。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运用侦查思维引导,帮助困难群众申请获取信息、收集证据,减轻当事人诉累。建立案件快受理、快审查、快救助的“绿色通道”。
      追溯源、深治理,匠心履职扩大支部“辐射力”。突出解决问题导向,坚持“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支部建成源头化解纠纷的战斗堡垒,将治本思维融入办案全过程。把牢多方联动“关键点”,坚持我管都管共赢。以多元共治的系统观念,发挥党建融合作用,利用区综治中心综合职能及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群众“诉求有人管、问题有出口、全程无堵点”。把牢综合治理“落脚点”,做实做优“检护民生”。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查明案件事实,厘清矛盾纠纷根本原因。通过化解矛盾点、寻求平衡点、找准共赢点,促成检察和解,全力追求“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价值目标。把牢能力建设“支撑点”,内外兼修锻造铁军。积极推动各职能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履职、按照法定环节配合。针对支持起诉案件涉及劳动争议数量多且复杂、新型、多样的特征,邀请区法院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人员开展专题同堂培训,全面提升干警素能,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工作成效
      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第六党支部将党建效能融合到检察监督办案中,厚植检察为民显底色、强化“枫桥经验”有亮色,实现以“党建强”带动“思想硬、队伍铁、业务精、实绩优”。检察服务窗口作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前沿阵地”,以“零距离”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在实践中,通过“一站式”信访疏导、“全方位”沟通对话、“多元化”机制化解、“立体化”帮扶救助,让“检护民生”从理念落地为实效:办理的罗某工伤赔偿纠纷支持起诉案,委托法律援助,协调快速立案、促成和解、庭前结案,帮助拿到32.5万元赔偿款;办理的庞某等24人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通过帮助申请强制执行,追回欠薪706413元;办理的韩某等3名在校大学生劳务纠纷支持起诉案,追回劳务费7298元,获评省检察院典型案例;办理的李某追索抚养费纠纷支持起诉案,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督促监护+家庭教育指导”,解决未成年人家庭成员角色缺位缺失问题,重塑家庭支持体系,为“花蕾”成长提供有力支撑,获评最高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这些实践不仅让群众感受到“检察温度”,更以党建引领下的创新探索,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法治动能,彰显了新时代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政治担当。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26期

    • 第2025-06-25期

    • 第2025-06-24期

    • 第2025-06-23期

    • 第2025-06-20期

    • 第2025-06-19期

    • 第2025-06-18期

    • 第2025-06-17期

    • 第2025-06-16期

    • 第2025-06-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