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以党徽、天平为核心,以麦穗、波浪为元素,寓意新旺人民法庭干警在党的领导下,扎根基层司法最前沿,以“枫桥经验”为实践路径,将公平正义融入市井烟火,把矛盾化解挺在诉讼前端,打造“司法为民有温度、基层治理有力度”的基层法庭样板,为平安商圈、和谐社会注入法治力量。
●主要做法
强基固本,筑牢融合根基。新旺人民法庭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核心,通过党员领学、专题研讨、主题联学等形式深化理论武装;同步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红色审判团队”,定期开展“党建+业务”案例分享活动,推动政治学习与审判实践深度融合,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
三同三促,驱动融合提效。新旺法庭党支部紧扣司法为民核心,创新构建“三同三促”机制,驱动党建与审判由“物理叠加”升华为“化学融合”。同谋划,促政治引领:以季度党员大会为平台,锚定“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目标,一体拆解形成党建与审判“双清单”,确保目标同向、责任同压。同推进,促审判质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即时转化为生动实践。创新开展“枫桥式主题党日”、党员干警“法袍变工装”活动,深入商圈一对一宣讲民法典、组织庭审旁听,显著提升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同落实,促监督保障:建立党建业务“双考双评”体系,“优秀党员”需同时满足“三会一课”参与率与案件调解率等硬指标。
创新载体,激活融合动能。以“枫桥式主题党日”为抓手,党员干警将活动阵地延伸至商圈店铺,了解商户经营现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一对一精准答疑,也让消费者了解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此外,定期邀请商户旁听保险合同、买卖合同等纠纷案件庭审,帮助商户检视自身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盲点和风险点。近年来新旺人民法庭已累计开展法治宣传300余人次,服务商铺700多家。支部党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普法宣传、环境治理等公益服务146小时,架起党群“连心桥”。
共联共建,赋能商圈治理。法庭因地制宜首创“商圈联建”机制,法庭党支部与商圈五爱经济总公司党支部共联共建,实现双方党建资源共享、党员队伍共育、党建活动共办、服务难题共解。共建“园区工作群”,实时响应12315消费者投诉、租金争议等纠纷。持续深化“1+N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同步联动街道矛调中心、16个社区调委会打造网格化调解网络,建立调解员培训、典型案例剖析等精准赋能机制,培育“老孟、方姐”等金牌调解员。
●工作成效
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将党风廉政建设嵌入审判流程,通过廉政风险排查、司法作风专项督查等措施,保障队伍清正廉洁。党员的政治意识、理论水平、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实现“零信访举报”目标。支部书记高秀珍获评“山西法院人民法庭先进个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先进个人”,副书记刘璟同获“山西法院人民法庭先进个人”表彰,党员干警多次获评院“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纠纷化解成果突出:2024年至今,12315平台反馈的1500余件投诉,绝大多数在法庭指导下及时化解。今年已成功调解122起商圈内财产和人身保险理赔纠纷,协调减免租金超百万元,妥善调解58件涉及欠薪、物业供热供水等民生领域的纠纷,切实将矛盾化解挺在诉讼前端,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法治力量。相关经验被《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以法庭工作为原型的微视频《每一天》获第十一届“金法槌奖”优秀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审判质效稳居前列:新旺法庭推行道交类案专审,严控虚假诉讼,规范车损评估标准,推动鉴定费用降低,实现纠纷化解质效双升,办案效率提升30%。党员法官办理案件占比80%,2023年人均结案445件,2024年人均结案304件,2025年至今人均结案149件,居全院前列;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100%,审判质效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法院第七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