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慧芳 通讯员郭婷 刘卓凡)近日,榆社县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进河峪乡裕锦嘉苑小区,现场审理了4起物业纠纷案件,并开展沉浸式普法宣传活动,以零距离司法服务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庭审现场,国徽庄严。法槌敲落,法官围绕物业服务质量、物业费标准等争议,依法组织举证、质证与辩论陈述。面对情绪对立的当事人,法官通过“背对背”调解、利弊分析、释法疏导,促成一起案件的被告当场缴费、原告撤诉,为后续案件处理树立典范,也让在场群众直观感受到司法调解的高效与温度。规范严谨的庭审既为当事人提供了理性对话平台,更成为向群众传递法治精神的鲜活课堂。
庭审落幕,普法接力。法官通过“以案释法+互动答疑”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发放物业法律法规宣传资料。活动现场,法官聚焦群众关切,围绕物业服务人员采取停电、停暖等不合理方式催费、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养护责任界定、环境卫生管理等民生热点问题,结合真实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解读民法典中物业服务相关法律条文。针对居民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法官耐心答疑解惑,不仅帮助大家明晰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边界,还特别提醒居民要注重证据留存,善于运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实用维权指南。该院让庭审成为法治公开课,实现纠纷化解与法治教育同频共振,达成“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