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市社区矫正巡回检察,揭开了一场长达3年的暂予监外执行骗局。近日,运城市检察机关凭借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硬核核查,揪出了罪犯任某以怀孕、哺乳为幌子逃避收监的真相。这场精准监督,不仅击碎了精心编织的谎言,更牢牢守住了刑罚执行的公正底线,成为司法监督守护公平正义的生动范例。
单人照牵出重重疑点
任某因开设赌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判决生效后,她以“怀孕”为由获得暂予监外执行,3年内连生两子,其间凭入院分娩病历、出生证明获两次延期,在社区矫正机构“服刑”3年有余。
然而,这份厚厚的档案却漏洞百出。住院分娩期间的走访记录竟是任某的单人自拍照,多数查访记录只是她到司法所报到时与工作人员的合影。3年多时间里,竟找不到一份能证明她实际抚养哺乳婴儿的客观证据,与婴儿的同框照片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得去任某家走一趟。”巡回检察组组长当机立断,决定与属地检司机关开展联合走访。
生活痕迹暴露问题
联合查访组走进任某家时,客厅的一尘不染与厨房水池里结着霉斑的锅碗形成鲜明对比,在有婴幼儿的家庭里显得格外反常。
检察官们运用“生活痕迹核查法”仔细排查:没有婴儿床、奶粉、尿不湿,衣柜里找不到婴幼儿衣物,电子设备中没有记录孩子成长的照片或视频,甚至连疫苗接种记录本、近期与婴幼儿相关的消费记录都毫无踪迹——最近一条疑似记录还是半年前的。
面对询问,任某的说法破绽百出。她称长子由月入2万元的男友交母亲带回老家,却连准婆婆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都无法提供;未满10个月的次子被母亲带出去遛弯,1小时后由保姆带回,孩子对其哺乳行为激烈抗拒。更可疑的是,自称月入三四千元的任某,微信账号上却有动辄10万元以上的交易,而“高富帅”男友始终不见踪影。
失联背后的真相
次日清晨,任某失联的消息传来,恰恰印证了检察官的判断。巡回检察组迅速牵头开展联合行动:通知公安机关依托“雪亮工程”追踪轨迹、协助查找;督促司法行政机关对涉案证明文件“溯源核验”、向相关医疗机构调取任某的医疗记录、对与任某存在密切关系的人员逐一排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医疗机构的原始记录显示,任某每月向社区矫正机构提交的孕检报告、入院产子证明等全是伪造的,男友、子女等身份也都是虚构的。原来,任某2次怀孕属实,但均在孕后3个月内胎儿停止发育。为逃避收监服刑,她动起了伪造入院产子记录、出生证明的歪心思。
而当地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失职,客观上为这场骗局提供了便利。他们未履行实质审查职责,只是将材料全盘转交原审法院,让暂予监外执行成了“纸面审查”。
检察监督彰显刚性
真相大白后,检察机关迅速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社区矫正机构对任某启动收监执行程序,并对社区矫正虚管问题开展自查整改;同时发出巡回检察反馈意见书,建议属地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对任某伪造证明文件的行为立案侦查,对监管失职开展“一案双查”,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线索深挖彻查。
经监督纠正,任某与另一名“将亲生婴儿送他人抚养”的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郭某已被法院决定收监执行。相关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线索核查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古红军 郭巧 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