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文博 通讯员赵文俊 李春)近日,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法院干警借助支付宝,成功完成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的送达与化解工作,既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021年,辛某为儿子在闫某开设的培训机构支付了3.4万元培训费。然而培训中途,该机构突然关闭。经双方协商,闫某同意退还1.2万元,并于2021年2月26日向辛某出具欠条,约定于当年3月14日前还清。此后,闫某在2022年、2023年分3次累计还款6000元,剩余6000元经多次催要仍未支付。为维护自身权益,辛某将闫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干警先通过电话、现场送达等方式联系被告,均未成功,随后尝试添加被告微信好友,也未通过验证,送达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被告曾经营培训机构,家长通过支付宝转账的情况可能较多,或许能通过支付宝联系上他。”近期,办案干警在翻阅案卷时灵光一闪,想出一个送达的办法。想到就做,干警立即依据原告起诉状中提供的联系方式,添加被告闫某的支付宝好友。很快,支付宝聊天框便收到了回应。
在核对信息无误后,干警通过支付宝向闫某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被告收到文书后,主动表示将在近期处理此事。随后,闫某主动联系辛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共同确认欠款为5000元,且闫某一次性付清该欠款。
本案中,办案干警仅凭一部手机就实现了“指尖”送达、“云端”解纷,让司法服务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