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侯马崖上村也有一家生产香菇酱的企业。他们生产的香菇酱,原料都来自指定的种植区,品质可追溯,且加工过程不添加防腐剂,纯天然有营养。而比起品质,小小一瓶香菇酱里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则更让人感兴趣。
侯马市崖上村有一座20兆瓦棚顶农业光伏大棚生态示范园,这是山西中条山林源森林食品有限公司于今年重点打造的扶贫项目。
“让百姓致富,光靠做香菇酱是不行的,必须要认识到农业产业的潜在经济价值。做香菇酱只是简单加工,循环起来经济价值才能最大化。做起光伏大棚后,棚里能种香菇,产品可以加工成酱,废料又能作为肥料二次使用,大棚还能带动周围老百姓就业,这样循环起来才叫经济。”山西中条山林源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辉告诉记者。
从林下资源开发到食用菌种植加工,再到循环经济,一瓶香菇酱背后的经济价值被用到了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2013年以前,中条山林源公司还只是在种香菇。2013年,该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香菇酱生产线,生产“晋老头”牌香菇酱。从农产品到加工产品,不仅提升了香菇的附加值,项目的建成更提供了近300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1300余户农民就业。2014年,中条山林源公司又投资建设了100个香菇棚和养菌棚,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香菇酱销量不断增长,公司收入不断扩大。
算通了生产环节的经济账,刘辉又开始算发展方面的经济账。
2015年,刘辉看准了香菇酱20兆瓦棚顶农业光伏大棚生态示范园项目,着手投资建设。整个项目区由高品质食用菌种植大棚、休闲观光农业大棚及以生物科技创业孵化为主的创意私人定制大棚构成,兼具种植、旅游、技术研发为一体。相比单纯种香菇,这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预计仅光伏发电一项年收入就可达2400万元,总收入预计上亿元。
从香菇到光伏大棚,美食里的经济学含量也特别高。
刘辉告诉记者,自己的目标是用“晋老头”香菇酱来“打造三晋新品牌,推动三晋饮食新文化,开创三晋农民新致富道路”。
采访时,刘辉的电话多次响起,电话那头是急着确认订单的客户。从简单的食材到一种饮食文化,刘辉的美食经济学也算出了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