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1月9日讯(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高雅敏 孙旭日)去年以来,大同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三农”工作精神,围绕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重点,着力落实种植业提质增效、畜牧业转型跨越、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稳中向好,呈现出改革、创新、发展同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种植结构优化。该市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适度调减籽粒玉米,增加特色优势产品,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形成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畜牧业提质增效。截至去年三季度,大同市牛饲养量达40万头,同比增长2.43%;猪饲养量233.4万头,同比增长1.21%;羊饲养量512.2万只,同比增长1.34%;家禽饲养量达845.4万只,同比增长7.51%。
杂粮和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有序推进。去年围绕建设谷子、燕麦、红芸豆等9大优势区,大力创建杂粮高产示范区。同时,启动实施了2万亩省中药材崛起工程项目,已完成第一批1750亩种植任务。
据调查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4.25亿元,同比增长10.1%。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35亿元的光伏农业项目,将建设总规划5万亩的国家级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并配备光伏电站等相关配套项目,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