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经济开发区: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本报太原1月23日讯(记者桑莉媛)2016年,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实现了新常态下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2016年,该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增长19%;实现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2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5.2亿元,增长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8亿元,增长7.2%;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17.8%,超额完成太原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
2017年,太原经济开发区将突出主责主业,勇当开路先锋,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发挥好“项目建设载体和经济建设主阵地”作用,着力抓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2017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8%;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重点打造汽车配套园、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创业园,建设一批标准厂房等,继续推进太重风电、比亚迪、北斗导航、中关村信息谷等项目的建设,力促早日竣工、投产、达效。二是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发展动力。引导和支持开发区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一批重点科技研发项目,促进开发区内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发展障碍。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落实“营改增”以及“五证合一”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四是加强民生事业,构建和谐氛围。加大投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业园建设。
太原民营开发区:软硬件建设促进创新
本报太原1月23日讯(记者王晓华)2016年1-11月,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5亿元,同比增长13.1%,预计全年完成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16.1%,预计全年完成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66亿元,同比增长18.4%,预计全年完成3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8亿元,同比下降10%,预计全年完成3亿元。
2017年,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一是实施“一项改革”,激发开发区的活力,按照“大部制”思路革新组织构架,优化组合职能机构,改革内部考核机制,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以岗定薪,按绩效考核上下浮动,做全市乃至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二是推动“两个转型”,着力提高建设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的转型升级和促进各种生产服务业的配套发展,打造高度生态化、协同化、智能化的产业园区。三是促进“两个创新”,着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全力推进“硬件”创新,坚持推进“软件”。四是抓好“两个安全”,着力提高宜业幸福水平,着力抓好生产安全,着力抓好社会安全。五是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坚持党建、经济“一肩挑”、“齐步走”、“两手硬”,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特别是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稳健扎实向基层延伸,使“两个责任”在各级基层组织、在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上落地生根。
文水开发区:在重点项目投资上做文章
本报太原1月23日讯(首席记者 崔晓农)2016年,文水经济开发区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大力指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加强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区内投资环境,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文水经济开发区区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1250万元,同比增长5.4%;完成工业增加值81580万元,同比增长3.5%;完成销售收入320885万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税12500万元,同比增长2.6%,完成进出口总额2853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2亿元。2016年全年,温水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完成36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增长。
2017年,文水经济开发区将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据了解,重点项目分别有: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2×20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争取投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文水鑫明泰化工有限公司实施的总投资12000万元的2×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达产达效;山西水木新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总投资10458万元的1万吨/年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产达效;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实施晋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物理法提纯太阳能硅材料项目和太阳能原辅料制造实验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开发区道路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该工程总长度共5公里,工程总概算322万元;晋能集团建设220千伏变电站,构建局域微电网络,争取区内企业纳入直供电范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正在进行选址、立项等工作;组建国有性质的文水兴文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孝义开发区:加快基建,增强园区承载力
本报太原1月23日讯(首席记者 郝薇)2016年,孝义经济开发区GDP完成1220985.9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440842.12万元;税收收入完成159151.93万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282131.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3536万元。
2017年,孝义经济开发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主要目标有:力争金岩250万吨/年焦化、金达300万吨/年焦化一期150万吨/年项目年中投产;楼俊110万吨/年焦化项目重新启动;金州5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实现正常生产;鹏飞40万吨/年FT合成腊、9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金晖16万吨/年焦炉煤气提氢合成氨、金岩45万吨/年甲醇联产3亿立方LNG项目开工建设;30万吨甲醇制芳烃、10万吨精苯甲醇烷基化制芳烃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链招商,紧紧围绕园区产业规划,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将东部地区技术先进,市场基础好的精细化工企业引入园区,实现产业链延伸;以园区招商,与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合作在园区召开一次全国性行业会议,进行园区推介及招商;创新服务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好融资平台,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设立开发区建设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开发公司,对土地进行收储。同时,大力引进私募基金和风投基金,加快推进已投产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推动园区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并购私募债等方式并购重组融资。
忻州开发区:加大项目储备和扶贫力度
本报太原1月23日讯(记者李若男)2016年以来,忻州经济开发区坚持对标前行、扎实苦干、从严治党,创新模式抓招商、全力以赴抓项目、抢抓机遇抓综改,全区各项工作呈现出难中有为、难中有进、难中有新的局面。
截至目前,该区完成区内生产总值51.22亿元,同比减少4.78%;完成工业总产值42.28亿元,同比增长2.17%;完成工业增加值35.56亿元,同比减少3.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2.04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营业务收入88.41亿元,同比减少1.8%;固定资产投资39.6亿元,同比增长3.71%;完成税收3.6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亿元。
2017年,忻州经济开发区将继续抓好项目储备工作。继续组织招商小分队,通过与京津冀转移企业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转移企业进行对接,引进符合园区产业导向的投资企业。同时,在扶贫攻坚工作上,努力办好7件实事,确保剩余2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彻底摘帽。一是建好一个容纳100头肉牛的集中养牛场,力争形成以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种植、林、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光伏发电为辅助支撑的多元产业支柱,拓宽增收渠道,保证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建好困难村民公租房,重点抓好村民安全住房,对无能力实施危房改造的贫困户,通过村集体建设,困难户租用的方式,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三是配合县乡建设好村卫生室。四是全面开展村无害化公厕改造,改造率力争达到100%。五是争取县乡扶持修建村民文体广场。六是争取林业部门扶持实施村庄绿化。七是精准实施产业帮扶。针对动态调整贫困户实际,科学制定帮扶计划,争取年初实施年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