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 坛

富贵的味道

  校园附近的“毛家私厨”是由一位毛姓老人和他的老伴开在自家院子里的。我第一次去还是在高一的冬季。妈妈有几日到外地开会,爸爸懒得早起为我做饭,塞给我一些钱,让我自己解决。学校附近的饭店不少,可哪处才能吃到可口的早餐呢?我可是同学们公认的吃货啊。
  “跟我来,保证你满意!”同学小亢热情相邀。
  早自习后,我俩相伴出校门,走不到四分钟,来了毛家食铺。铺子里热乎乎的,已有几位,穿着一样的校服。
  “毛奶奶,八宝粥两碗,花卷四个,茶蛋两颗。”小亢熟练地报着,我则细细打量:毛奶奶微胖,个子不高,乌黑的短发,光洁的圆脸,笑盈盈的,系着大围裙,把保温桶里的饭舀到大白瓷碗中。旁边的毛爷爷身材中等,人偏瘦,腰板挺直,浓浓寿眉,乐呵呵地收钱,协助将一勺白糖挖到碗里,放一个小勺在里面。
  我将一勺粥吃到嘴里。嗯,粘稠富有精气,有小枣葡萄干在里面,再一口,一颗莲子香糯沙甜,搅了搅,紫色泛着油光的粥面上点缀了几粒涨得鼓鼓的橘红色枸杞,喝到底,一颗饱满的桂圆静静地躺在碗底,咬一口,桂圆的浓香沁入心脾。只一碗就入魂,我一下子爱上了这粥!
  茶蛋有着茉莉花的清香;白白的花卷折子里翻卷出黄澄澄的油与面混合的泥子,暄!香!完全是善厨艺的姥姥的手笔,妈妈都做不来。桌上还有一碟免费小菜,黄的萝卜、白的芥菜、红的辣椒,看着色彩清爽,吃一口脆生生的,酸甜麻辣,又不乏小菜的咸香。
  这一顿早饭,我吃得很有满足感,心情愉悦地拍了拍亢老兄的肩膀。之后,我成了“毛家私厨”的常客。在这里我还吃到皮薄如纸但绝不漏馅料的馄饨,馅料有时是羊肉的,有时是猪肉的,还有海鲜味的,哪一样都香,咬一口保管满嘴流油,回味无穷,想一下都满口生津直咽唾沫哩。
  妈妈坚决反对我在外面吃饭:“八宝粥里肯定加了增稠剂,你妈我给你熬的那可是放了银耳糯米又用高压锅才熬成黏稠的。”“花卷用硫磺熏过吧?”“馅子里定是放了香味剂,才引得你那么嘴馋”……
  我有时鄙视大人的世界,他们把人想得那么坏,还总说我们天真幼稚容易上当受骗。直到有一天,妈妈喜滋滋地对我说:“你吃饭的那家店信得过,妈妈放心了。”我听得出来她的语调中夹杂着惭愧。
  店家的儿子也曾在我们这所市重点中学读书,毕业考入浙江大学,现在杭州定居。毛哥在校读书时,常领着同学去家里吃饭,毛奶奶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毛哥的同学就建议开个店,一来方便学生就餐,改善学校食堂的千篇一律,给学生们一份家的味道;另一方面可以补贴家用,因为当时的毛奶奶已下岗了,拿不到工资。毛爷爷、毛奶奶连连摇头,又急急摆手:“不行,不行,收钱哪成?都是些学生娃娃。你们来家就好,来吃就好!”总之,毛哥的同学大多数都尝过毛奶奶的手艺,只不过从来没付过钱。得到的除了美味可口的饭,还有毛奶奶,哦,那时他们的毛姨的温暖的笑容和毛叔的暖心的鼓励。
  毛哥的同学在高考后的几天里,又把开店的事嘈嘈了起来,终于在七八个后生的搬腾下,在五十号同学的宣传下,将一个食铺开张了起来。一位家里开装潢店的同学请他的父亲做了个“毛家私厨”的匾,拿来稳稳地挂在了毛家院落,试营业开始了。
  “娃娃们给铺张开了,咱就办吧。要办,咱就得办好,对得起这伙娃娃们,对得起咱自己的良心。”毛爷爷、毛奶奶相互握紧了手,这一承诺,延续至今已是十九年。一碗粥两元,一个花卷五毛,一杯豆浆五毛,一碗馄饨三元……价格一如十九年前,全市找不到第二家的低廉。
  “毛家私厨”经营早点和夜宵。早点春夏季也有牛奶、豆浆,但八宝粥是每天都有的。头天上午就将食材洗净泡上,第二天五点毛奶奶就将泡好的材料倒入锅里熬上了,让粥在一边咕咚咕咚地熬着,她开始麻利地蒸面食。毛爷爷打下手,翻搅粥锅,帮着铺笼屉、摆花卷、坐蒸锅。老两口配合默契。一边做着活,一边拉着话。七点,一切妥妥当当,迎接上完早自习肚子已咕咕叫的学生。粥,热气腾腾,但端碗就能喝,毛奶奶说这是爷爷怕同学们耽误时间,提前就凉到差不多正好喝。早饭优先供给学生,附近的人都知道,也不在学生就餐时间来抢食。过了这个点,来问问,若有,毛奶奶笑眯眯地端上饭来,若卖光了,毛爷爷歉意地笑笑:“娃娃们正长身体呢,吃得多,你别家看看。”
  每天九点左右,老两口就收拾妥了,泡上第二天熬粥用的豆呀、米呀、枣儿的就去市场了。一辆电动的三轮车,爷爷驾驶,奶奶坐着,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迎着朝阳去市场选购他们需要的食材。中午是不营业的,午饭后,他们饱饱地睡一觉,一觉睡起,和面、拌馅,准备夜宵。夜宵以馄饨为主,大棒骨熬成的高汤,合并紫菜的鲜味、芫荽的清香制成鲜美醇厚的汤汁。汤汁里,馄饨像朵朵花儿绽放。透过薄如轻纱的皮,粉嫩的肉馅若隐若现,很是诱人。喝一碗馄饨,驱散一天学习的疲劳,回家蹬车的腿也有劲了许多,再在书桌前战斗一小时也不在话下。
  也有同学建议做个麻辣烫、炸面筋什么的,毛爷爷摇摇头摆摆手连呼:“不行不行,那些东西不靠谱,哪能当饭吃?”是啊,父母也是这样告诫我们的。
  夏日的小院绿盈盈的,东西墙上长满了爬山虎,墙下排着一溜花盆,养着绣球啦、金盏花啦、海棠啦,还有可以染指甲的海娜,都是极常见的,但叶绿花艳,生机勃勃。有一段时间,院子里放了一缸金鱼,大家饭前饭后围着品论;又一段时间屋檐下挂了一笼鸟,叫的清脆悦耳。爷爷说是邻居的,他们出门了就交给他照看几日。
  我喜爱这个小院!它祥和、温暖,让人心底踏实。我常来,自己独自来,相邀同学来,带父母来,即使路过,也要把一瞥投过。
  一次周末下午校外补课,数学老师因急事外出没上课,距离下一节化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自然而然地进到了毛家小院。毛奶奶正
  和面,手上沾满了面絮,笑着让座。毛爷爷倒一杯茶水放在我面前。我们闲扯着,扯着扯着,就谈到毛哥。爷爷起身从卧室拿出一本相册,“看,我儿子一家。”毛哥气宇轩昂,也有一双浓黑的长眉,毛嫂文秀,女孩俊俏。“儿子两口子都是公务员,生活稳定,也不用我们操心。他还时常安顿我们要好好把这个铺子开下去,把饭做好。我们也不求能挣多少钱,就为娃娃们能吃个顺口热茶饭。”毛爷爷从相册里取出一张他们老两口和一家三口的合影,“这后生当年没少来。这会在深圳开着家大公司,底下有五百多号人跟着他吃饭哩,前年回来探亲,带着老婆娃娃专门来看了我们,直说感谢话,说我们是他师傅哩。哈哈哈……”毛爷爷得意地笑着,毛奶奶打趣他,让他别撒了牙。“嗯,这女子也有出息,是北京一家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当年胃不好,常来喝粥。如今从北京回来了就过来喝一碗,说不能忘本,一想起这粥啊,自己做事就不敢偷懒,不敢马虎,奋斗到今天的好前程,也有这粥的功劳呐。”毛爷爷又抽出一张照片,指了指“你看,这娃娃有一段和家里人弄情绪,连她妈做的饭都不愿吃,来了我就劝他,后来终究泪眼婆娑地回去跟她妈道歉去了。”
  毛爷爷如数家珍地说着他们老两口和学生们的故事,这些照片是他们的食客送给他们的纪念,也是他们自己岁月的纪念,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吃饭的人在变,做饭人内心的初衷没有变。“趁现在还干得动,再给娃娃们做口热饭吃。看着你们满意,我们高兴啊!”
  我再一次打量两位老人,说是老人,其实外貌也不老,奶奶头发乌黑,脸面光洁;爷爷眉毛浓密,腰板挺直。这样的形象是他们放下对物质和名利的执著追求,心灵感到充实富足的所然啊。我肃然起敬!
  再有六个月,我也要毕业了,也许我会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但我相信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掉这个小院,它是“毛家私厨”,是我们大家的厨房。在这里我不仅享受了美味,更感受了美德。
  退出小院,我回眸凝视,小院似乎笼罩在一片紫色的霞光中,是那样的神秘而辉煌。小院面积不大,但承载着爱、淳朴、善良、诚信、责任、希望。在我,以及每一位用心感知它的食客心上自有它的重量。有了这份重量垫底,我们的心将不再空虚漂浮,不会失了做人的底蕴。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显现这本真的一面,守护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何愁不强?民何愁不安?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向着小院的方向,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下去……

  (陶雨君 作者系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校,高三524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3-20期

  • 第2017-03-19期

  • 第2017-03-18期

  • 第2017-03-17期

  • 第2017-03-16期

  • 第2017-03-15期

  • 第2017-03-14期

  • 第2017-03-13期

  • 第2017-03-12期

  • 第2017-03-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