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乘势而上方能步步领先

  山西中药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是近年来我省挖掘资源优势,把中药材作为七大特色产业之一,持续实施振兴工程取得的成就。然而,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乘势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该是题中之义。
  应加快中药材产业集团化发展。重点是支持和鼓励具有实力和优势的中药企业创新体制和机制,通过联合分散的农户、合作社或小型中药种植和药材收购企业,组建中药资源集团;建设统一的中药饮片或中药材相关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和系统化,大幅提高我省中药材产业的集成度和经济效益。争取建成多个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龙头企业,以此解决我省中药材加工企业小而散,缺乏真正大龙头的问题。
  应加快中成药的品牌化建设。我省优势中成药品种少且品牌力不强,重点特色产品营销不足,产品规模优势不明显,带动强、影响大的中药大品种培育滞后。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下功夫打造一批像安宫牛黄丸、苦参注射液、丁桂儿脐贴等,在国内市场叫得响的品牌中成药,让品牌引领,把中药材产业真正做强。
  应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我省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至今未形成大型的交易市场或集散中心,中药材销售缺乏主动性。山西的中药材只能运到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等国内几个大型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销售。现在全国已经形成了17个较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山西再不能坐失时机,必须迎头赶上。

魏贵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16期

  • 第2017-04-15期

  • 第2017-04-14期

  • 第2017-04-13期

  • 第2017-04-12期

  • 第2017-04-11期

  • 第2017-04-10期

  • 第2017-04-09期

  • 第2017-04-08期

  • 第2017-04-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