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晋煤集团建设的全国最大“地标”燕麦深加工企业在忻州市神池县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
据了解,神池县是目前我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海拔高、降雨少,农作物产量低是当地的主要特点,这也形成了当地农作物有机、绿色、优质的特有属性,但是由于经济落后,致使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商品优势。
在我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战略工程”引领下,晋煤集团结合企业转型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瞄准神池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燕麦这一优质资源,以“扶贫+转型”双赢模式,投资近1500万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3.5万吨的全国最大“地标”燕麦深加工企业。
负责开发燕麦资源的晋煤集团普惠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华介绍说,我们本着“只有项目有发展,农民才能真正有出路”的理念,通过大量调研,了解到当地地标性农作物——“燕麦”,也就是俗称的“莜麦”,比国内其它产区的燕麦在颗粒大小、饱满度、出粉率、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因此,我们与当地的一家燕麦民营生产企业合作成立了混合所有制模式的谷德福农业公司,开展燕麦的深加工项目建设。
燕麦作为公认的营养食品,逐渐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燕麦消费量从62万吨到75万吨,且呈逐年递增状态,这其中以澳大利亚进口燕麦为原料的产品一直是中高端消费的主导。神池县谷德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昌介绍说:“我们以高薪、股权激励等方式,聘请了国内燕麦加工、销售方面的权威人士,采用神池优质燕麦资源生产出来的燕麦片产品从成糊度、口感等方面可以媲美进口燕麦原料生产的产品。我们目前开发的产品主要有燕麦片、燕麦米、燕麦粉、燕麦膳食纤维等,目前已与山东、上海等地的客户达成5000吨产品的销售意向协议。”
神池县副县长张杰介绍说:“通过谷德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订单式农业有了保障,产业扶贫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老百姓的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神池县烈堡乡烈堡村种粮大户田明说:“一打电话公司就派人上来将粮食拉走了,比以前方便多了,在燕麦的收购价格上,比以前也高一点,对种粮户来说收入也相应比原来好一些。”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晋煤集团优先与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订单”合作,保底收购。同时,该现目的建设将解决神池县现有15万亩燕麦原粮的销售问题,并可带动当地燕麦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同时,晋煤集团还计划通过为农户提供良种、肥料补贴、技术服务等措施,使当地农户亩增产燕麦20公斤,带动2.2万户农民均增收500元,总增收1100万元。
本报记者 王佳丽 通讯员 杜朝安 武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