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视线

集结梦想 青春飞扬

  • 毕业季美展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   

    山西省第二届高校毕业季优秀美术作品展


    编者按
      活力六月,青春飞扬,梦想起航。
      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13日,“梦从这里出发”山西省第二届高校毕业季优秀美术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正式开展。毕业季美展是集展览、人才推广、优秀作品推荐、衍生艺术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展览,同时也是山西省高校美术专业的联盟集结、高校毕业生优秀美术作品的集体亮相。全省设置美术专业的35所院校逾两万名美术毕业生参与展览。

    围绕毕业季
    活动丰富多样


      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季美术作品展旨在为高校美术毕业生提供学习交流和创业就业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我省高校美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实用性和学术性,把山西省毕业季美展逐步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
      太原美术馆馆长王鼎介绍,过去山西艺术院校大都在各自的院校举办小范围的毕业季展览,去年尝试做全省高校毕业季展览,“集中展示、扩大交流、发现和推介人才,效果很好。今年第二届,我们邀请了国内重点院校和重要艺术机构的专家做评委,给山西美术教育把脉,检阅我省美术教育的状态,并给出建议。”
      本届毕业季美展是由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太原美术馆承办,兼顾服务与就业,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双创精神为目的,搭建了美术毕业生学习交流、宣传展示和创业就业平台。从2016年12月启动,本届毕业季美展共征集作品二十余类千余幅(件),涵盖了省内设置美术专业的35所高校毕业生作品。经过省内专家线上评选出入选作品600幅(件),其中,造型组234幅(件),设计组366幅(件)。日前,邀请国家级、兄弟省市专家现场评选出一等奖作品59幅(件)、二等奖作品119幅(件)、三等奖作品186幅(件)、优秀作品236幅(件)。作品种类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设计类、综合材料、民间工艺美术(剪纸、面塑)、插画等。
      展览突出毕业季特点,为毕业生们提供了展览观摩、学术讲座、人才招聘、作品推介、市场推广、衍生艺术展示等丰富多样的交流、学习活动,并提供创业就业平台。

    名家荟萃
    助力打造全国品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乐成,与另外两位评委承担了工艺美术、美术设计、装置装饰、漆艺等十几个专业方向的评审。他欣喜地表示,这是自己第二次参加山西高校毕业季美展的评审工作。去年,他把3件展览上的优秀作品推荐到“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两件都获得了大奖。
      “本届展览亮点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类的大型面塑作品《粉墨春秋》。民间美术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几乎都已失传,很惊讶于在这里发现了,非常壮观。从一个个面人的神情、状态看,真是栩栩如生,而且又出自90后之手,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山西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之精彩可从中领略一二。”林乐成说,“这是属于我们的东西,把地域文化代表呈现给当今这个时代。”他还提到另外一件作品,即漆画《永乐宫》,长约9米,高90厘米,“山西有两大优势,即山西的大漆,有着重要的历史根源,还有一个即壁画《永乐宫》,学美术者若没有实地欣赏过它,那便是一种缺憾。”
      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白羽平,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苏和、北京画院第一创作室主任郭宝君,担任国画、油画、版画等专业的评委。白羽平说,自己在山西当过老师,到北京工作后也一直关注山西油画的发展变化,“大学生们现在注重表现自己的生活及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在绘画语言上的创造很突出。一看画就能看出这是多大年纪的作者画的。”《彩色的手》和一组用塑料袋包住头的油画作品,白羽平拿来举例说,“手法很现代,表达了年轻学生的一种精神状态。画面美感、语言和意境,是我们评审的综合标准,学生们从绘画本身创作,兼顾形式感。”
      苏和表示,山西高校毕业季美展会推出一批优秀作品,集聚一批新锐力量,“这个展览今年是第二届,如果一直坚持做到5年,就会成为全国的一个品牌。”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6-18期

    • 第2017-06-17期

    • 第2017-06-16期

    • 第2017-06-15期

    • 第2017-06-14期

    • 第2017-06-13期

    • 第2017-06-12期

    • 第2017-06-11期

    • 第2017-06-10期

    • 第2017-06-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