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作为直面市场、服务基层客户的最前端,其服务、效率和管理直接影响着百姓用电的基本需求。2017年,面对新形势、新业务,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更好地提升供电服务能力。
什么是“全能型”供电所?为什么要建设“全能型”供电所?它将带来哪些新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太原供电公司小店供电所员工,走到了供电服务的最前端。
“新服务”满足“多诉求”
8月2日,家住太原恒大绿洲东区的乔锁柱来到小区内的“电力E厅”交电费。来到客服经理面前,老乔熟练地报出自家的门牌号,让客服经理帮他查询到了缴费的10位数编码,随后,老乔自己站在自动缴费机前输入编码,交了电费。
“我这人比较懒,背不了那个编码,去外面那些便利店交电费都得要那个编码,来这里我可以麻烦小姑娘帮我查,不用自己特意记,特别方便。”老乔不好意思地笑笑。
老乔所住的恒大绿洲小区,是一个拥有1.13万户的大型社区,为了及时满足小区居民的各种用电需求,小店供电所在小区内部设立了一个集智能化、市场化、个性化于一体的体验型实体营业厅,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设立在小区内的电力营业厅。
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原市共有3582台电力自助缴费机。记者随后自己试着操作了一下,只要轻触屏幕输入缴费编码,就可以看到客户名称、用电地址、应交电费金额等信息,屏幕下方可以选择现金或银行卡两种支付方式,操作非常简单。
“大型社区的居民用电需求更多也更高,设立这个‘电力E厅’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小店供电公司副经理王晓岩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最深的体会就是周边社区的发展方式、居民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我们的供电服务也就需要加以相应的变化和提高。”
“新平台”亮相“全能所”
从恒大绿洲出来,记者跟随供电员工来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家“四星级”乡镇供电所——小店供电所。作为国家电网“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和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农电工作先进班组”,小店供电所大力推进营配业务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电费回收率、“两票”合格率、抢修时限率和客户满意率。
一进供电所的大门,就看到对面房顶上的几块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显眼。王晓岩说,供电所这套屋顶光伏系统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4.8kwp。而这只是小店供电所各项清洁能源展示新平台的一个缩影。“我们供电所还装设了3组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完成了健康食堂、节能照明系统和供暖系统的改造,这一切都是为了发挥清洁能源的示范作用,满足‘全能型’供电所业务开展需求。”王晓岩说。
记者了解到,在星级供电所的创建过程中,小店供电所专门建立了全能型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对运检、营销专业关键指标和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实现供电所各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支撑。
“新模式”带来“新变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全能型”供电所呢?
小店供电所墙上贴着的宣传彩页给出了答案:“要综合考虑行政区划、销售电量、服务半径等因素,因地制宜优化供电所布局和设置,完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实施差异化管控。改善生产条件,推进营配合一,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
如何具体解释全能,在跟随小店供电所的采访中,记者已经体会到,融合更紧密、业务更多样、管理更科学、服务更有效、职能更丰富,成为“全能型”供电所的最大特色。
可以预见,随着这种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更多地建成,乡镇供电所的发展将更上一层楼,不仅会实现人财物的高度集约,更能在精益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使得服务方法更有效、服务响应更及时、服务手段更便捷,全天候、多样化的服务将满足广大客户的不同需求,释放更强的服务能力,创造更大的服务效益。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