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记者从潞城返回太原,途经309国道,只见路上来往拉煤的大车排成了长龙,延绵数公里。
与这一现象相对应的是,国内的煤价持续呈上涨走势。8月2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35.23点,环比上涨0.24%,自7月10日以来已连续上涨6周。
期货市场的表现更为明显。8月25日,焦炭价格继续刷新新高至2487元/吨;热卷多合约触跌停,主力合约最高升至4144元/吨,创上市以来新高。
那么,黑色系的“疯狂”是什么原因引发的?下一步走势如何?对于山西经济发展又有何影响?
螺纹钢价格强势回归,双焦价格涨势凌厉
今年以来,期货黑色系的表现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年初到5月份为第一阶段,走势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总体上呈现区间震荡行情。第二阶段自6月初开始至今,以螺纹钢、焦煤焦炭为代表强势崛起,再次成为市场上的明星品种。螺纹钢期货突破4100元/吨关口,创出近4年来新高;焦炭、热卷也是新高不断,涨幅遥遥领先其他期货品种。
对此,分析指出,主要是目前供给缺口扩大,需求高位运行支撑着黑色系的暴涨。
记者梳理了一些专家的分析:
美尔雅期货黑色分析师杨雅心表示,本轮黑色系品种上涨已逾两月,走出了一轮流畅的基差回归行情,现货成交的量价都十分可观,基本面供需两端都给出了较好的配合。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指出,黑色系上涨是由于去产能持续推进带来的供给端收缩+国内经济强韧性超预期需求端表现并不弱所致。
国投安信期货黑色首席分析师曹颖认为,今年以来黑色系期、现货价格上涨,其根本性驱动仍然是上半年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频炉去产能,以及房地产、基建等重点行业对于钢材终端需求持续坚挺所导致的钢材供需缺口。
从上游焦煤焦炭和铁矿石等原料端来看,钢厂对原料的补库力度是促进原料端涨价的最重要因素,钢厂满产生产的状态刺激了焦炭需求,焦化厂利润大幅回归,生产动力增强,但环保政策仍将对产能规模形成压制,因此焦化厂库存持续偏低,现货成交顺畅,已连续出现7轮涨价。
生意社钢铁分析师何杭生则认为,一方面是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情况比钢材来的更严格、更彻底,导致市场供应减少,价格回升,这点在近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则是主流煤炭企业在8月再次大幅上调煤炭价格,并减少单月的发货量,使得市场货源紧张,进而出现商家“排队抢煤”现象,这导致双焦价格在之前回调行情之后,反弹行情快且猛,涨幅超前。
上升趋势未改,有望再度冲高
8月21日,环保部等16个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行动方案》要求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焦化企业出焦时间均延长至36小时以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焦化企业要延长至48小时以上。同时明确了具体去产能目标:河北省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焦炭720万吨、平板玻璃260万重量箱;山东省压减炼钢产能183万吨;河南省压减焦炭产能55万吨。
这个消息对黑色商品的影响,基本上把冬季减产的“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了。
受此影响,8月24日,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的主流焦企开启焦炭第七轮提涨,幅度为100元/吨,苏北一带主导焦企也提出自己的第八轮涨幅,目前二级报价2120元/吨,准一报2200元/吨,港口贸易商报价以及成交价也均大幅上涨,普遍都是低价拒出货。双焦价格的走牛,自然而然的又反过来支撑整个黑色系。
可以说,近期越刮越猛的环保风暴给目前持续走高的焦炭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利好支撑。近日山东环保压力加大,部分焦企开工较前期小幅下调,此外山西、河南等地新一轮环保检查开始,许多焦企预期开工能力下降,所以接下来的三四季度焦炭市场货源供应偏紧的格局或将加剧。
焦煤供应方面,从7月至10月安监局对煤矿进行安全大检查,许多中小煤矿由此关停,这一点在我省表现尤为突出,直接表现则是量减价增。同时焦炭价格的走高也为煤价的上涨提供了充分的基础。
据中宇资讯分析师战伟介绍,钢价已经创下近5年来新高,煤焦钢产业链各环节提价已然启动,基本体现为下游向上游环节的价格传导。
也就是说,原材料供应趋紧但下游需求趋增,且下游终端地产、汽车等行业对钢材价格提涨的接受能力较强,这就使得钢厂在利润达千元后钢材市场仍有走高,从而促使上游焦企、煤企仍在不断的向钢厂索取高额利润。整个黑色系产业链均在寻找新的高点,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前处于传统需求淡季下,市场交投却出现异常火爆的现状。预计近期此种供需格局仍将延续,所以黑色系产业链市场价格也有望继续冲高。
东吴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倪耀祥认为,目前焦炭焦煤涨势依然凌厉,尽管螺纹钢、热卷、铁矿石近日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都没有改变其上升趋势,调整结束后仍有望再度冲高。
但是,记者注意到,近期政策层面已经开始为黑色系品种“降温”,交易所上调手续费和实施交易限额,中钢协和发改委也屡屡发声,连最高检都提出要加大证券期货犯罪打击力度。因此,市场可能面临变化。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则认为,市场即使回调也不会全盘下滑,只是本轮商品涨势过猛、涨速过快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节奏,后期这种暴涨暴跌的现象将会减少。
受益煤焦价格上涨,转型发展之路疾步前行
今年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全国同步,经过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13个季度后,首次步入合理区间。“稳步向好态势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省统计局称。
同时,省统计局也指出,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7.2%,低于出厂价格6.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空间扩大。
可以说,作为煤焦大省,山西在这一轮黑色系的上涨中获益匪浅。省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当月全省原煤产量、焦炭产量、粗钢产量、钢材产量、生铁产量分别同比增加13.1%、8.4%、12.6%、4.2%、8.8%。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6.6亿元,同比增加468.6亿元。这也表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供求关系的改变,价格得到合理回升,我省企业从过去的失血性贫血,到现在走在了“满血复活”的路上。但煤焦价格的疯涨,也给我省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带来不小的困惑:山西是否又要重回到以前的老路上?
对此,省委、省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保持转型发展的高度自觉和战略定力。增强“不转没有出路、转慢就要落后”的忧患意识,更主动地从传统路径依赖中走出来,使转型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行动。要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在经济速度加快的情况下,防止盲目乐观,更加注重调整结构。要处理好“老饭碗”与“新饭碗”的关系,把新动能的培育和传统动能的提升统筹起来抓。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下要用非常之力,长远要有恒久之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觉悟和定力,推动转型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记者在采访中也感受到,如今摆脱煤炭依赖的思维方式已深入各个层面,把发展非煤现代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正在各地变成紧迫的现实。
本报记者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