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证照数量过多、行政审批繁杂、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严苛……这些企业办证的难题困扰到你了吗?没关系,从今年9月1日起,“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将在全省推行。这项政策将大大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为企业带来利好。
  与此同时,企业不用再提供各种奇葩证明的《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和利用“一张网”大数据监管市场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管理暂行办法》也将同步向前推进。

“多证合一”:让企业办证不再看人脸色


  与全省55个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梳理涉企证照事项297项……连续几个月来,省工商局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成熟一批、整合一批”的思路,将《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出。
  据了解,此次比国务院要求的时间还提早1个月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整合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等12项涉企证照事项,涉及公安、住建、交通、商务等7个部门。改革的内容是在全面实施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工商“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新整合的12项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申请人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多证合一”改革后,企业再不用为了仅仅去政府部门挂个号、备个案、提交一下信息而四处奔波,费时费力。同样的信息,企业向政府部门只需提供一次,实现相同的信息和材料“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一网共享”,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住所申报新制:不必再提供各种奇葩证明


  已于8月1日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的《山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也将于9月1日起在全省同步实施。这个《办法》对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各项要求意义重大,对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办法》对实行住所申报制,突破了原登记办法中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证明审核制的束缚,只要申请人在申报住所登记时,填写申报承诺表,而不用再提供各种各样住所证明材料,同时,还对“住改商”作出明确规定,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不必再为提供各种奇葩的证明而奔波。
  省工商局副局长王亦兵说,原来的《办法》是于2014年12月31日出台的,为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推动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证明难开、造假以及许多住所无法登记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张网”:为企业生成全景多维画像


  利用“一张网”,各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和企业公示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实现网上“宽进”与“严管”的无缝链接,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这样的场景曾经是一个梦想,而如今终于成为现实。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的创新载体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力抓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管理暂行办法》中“一张网”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有利于综合执法、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由部门“单打独斗”向协同监管、智慧监管、综合监管、信用监管方式转变,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省工商局局长董岩表示,这三项改革举措既有“多证合一”改革和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这两个“放”的内容,又有信用监管和“一张网”信息归集两个“管”的内容这套商事制度改革的组合拳,必将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首席记者 郝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8-29期

  • 第2017-08-28期

  • 第2017-08-27期

  • 第2017-08-26期

  • 第2017-08-25期

  • 第2017-08-24期

  • 第2017-08-23期

  • 第2017-08-22期

  • 第2017-08-21期

  • 第2017-08-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