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
本报太原9月12日讯(记者 樊晋铁)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我省自主研发的“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近日亮相,在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大放光彩,倍受多方关注。
东北亚博览会9月1日至5日在长春举办,由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办,是世界上唯一由东北亚六国共同参与并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性综合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面向全世界,服务东北亚,谋求和平、和睦、合作与共识、共享、共赢”为宗旨,旨在推动东北亚各国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并促进东北亚区域互联互通。
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由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是利用数字地球、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构建卫星、无人机和地面控制中心上下协同、信息互通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应用平台,做到了实现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加载和厘米级精度的精确测量。通过模型软件矢量运算快速分析并生成各类专题图像,目前主要可实现河湖监测与监管、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四大功能。
河湖监测与监管平台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和移动互联客户端建立移动工作站,对河湖水面、水量、水域岸线及河湖水质进行适时采集和回传多维数据,有效实现河湖管理的高品质全方面监测技术平台。
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是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进行低空航摄,获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个角度的影像信息,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实景快速建模,直观显示水土流失类型、特征、强度及植被种植结构、播种面积、成活率等信息。通过精确测量、统计分析及生成各类专题图像,实现水土流失监测及治理成效评价。
防汛抗旱减灾是通过接入实时气象、水文数据,应用相关数学模型,直观显示洪水演进过程,明确淹没范围、淹没深度、淹没时间等,为水利部门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预警信息。加载墒情站点,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结合其他基础信息,进行旱情分析,掌握旱情状况,及时制定抗旱预案。通过无人机挂载相关探测设备实时监测高风险区域及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情况进行快速判断,科学决策救援。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完成工程勘测、地形快速测绘及数据采集,可实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工程量精确核算,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采用新兴无人机数据采集、“云计算”理念,构建数据资源池,亦可为用户在水土保持、智能灌溉、应急救援、城乡规划、交通与物流、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气象监测等相关行业提供数字信息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