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论坛

新时期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报道

  “三农”问题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站在“科学发展观”高度,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三农”题材当成新闻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
  当前,“三农”新闻宣传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期,这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关系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时期。各媒体党报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加大“三农”新闻宣传力度,提高“三农”新闻宣传质量,开拓“三农”新闻宣传领域,创新“三农”新闻宣传方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
  “三农”工作千头万绪,“三农”宣传究竟该从哪里着手,怎样才能做好、做新、做出成效?
  首先,提高对“三农”报道工作的认识。做好“三农”新闻宣传报道,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记者在“三农”报道上,要增强责任感,要把握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式,感受农村发展的新变化,用鲜活、生动的新闻宣传推动农业各项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体记者要想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三农”报道,就要站在新时期的历史制高点,敏锐地捕捉农民关心的问题,及时准确解读好中央的有关精神和重大部署,突出报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迈出的新步伐、农村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以及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要在强化与农民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观看的兴趣等方面下功夫,把新闻转变为农民的语言、群众的语言,使之入脑入耳入心,还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三农”宣传面广线长,难度较大。新农村建设不仅要统筹好城乡关系,而且担负着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任务;不仅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还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不高,到农村采访避免不了吃苦受累,所以,新农村宣传没有点吃亏吃苦的准备,没有点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只要我们真正提高了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勇于为“三农”说话,加强为“三农”服务,带着感情去从事“三农”新闻宣传工作,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创造,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三农”宣传工作,我们的“三农”宣传就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报道要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要想获得农村受众,做好农村报道,记者就必须走出工作间,深入农村,去发现新题材、新事物,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心系农民,与农民打成一片,在心理上接近他们。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要说什么。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强化群众的参与度。去发现那些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感人事件,注重笔触多投向普通老百姓的身上,让农民觉得农村版面可亲,增加他们的认同感。
  要立足“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政策的同时,吃透农民的需求,两者相结合,报道的服务力才能得到提高,传播效应也将大大增强。记者平时要注重知识积累,熟知政策,不是泛泛的了解,而是必须“吃透”。“吃透”了才能用通俗易懂,才能引导农民更好地接受采访,写好写活“三农”报道。
  密切关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土地流转、惠农补贴、农民工进城、农村养老保险等话题。例如,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记者与农民对话时,着重询问一些政策性强、关注度高的话题,如“土地流转是以租赁、入股还是合作的方式?”“每年流转费用多少?”等,涉及土地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农民自然乐意谈。
  这就要求在反映农村实际的时候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全面性;既要发现农村出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又要反映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又要看到进步,要展现真实的“三农”,保证内容的真实可靠。农民最爱看贴近他们生活的东西,要走到农民的心里去,心里的贴近比地理的贴近更有效果。
  然后,要当好党、政府和农民的决策喉舌,“三农”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一名从事农村新闻报道的记者,如何为党委、政府当好喉舌,成为农民朋友的“知心人”,在多年的报道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贴近读者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带着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深入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走转改”,时刻想到农民利益,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挖掘农村中的亮点、特色、典型,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带着感情与责任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来。
  新闻媒体为“三农”服务,主要应该包括政策信息服务、经济科技信息服务、社会文化信息服务和健康生活服务等。政策和科技信息也需要通过媒体传播到农村和农民中去。同时,新闻宣传工作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及时为农民群众解疑释惑,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推进。
  因此,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社会媒体,无论是党报党刊还是都市类报纸杂志,都要把目光对准农民,及时充分地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客观地报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总结推广各地的新方法、新经验、新典型,反映农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引导他们为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作者:山西经济日报社 张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9-18期

  • 第2017-09-17期

  • 第2017-09-16期

  • 第2017-09-15期

  • 第2017-09-14期

  • 第2017-09-13期

  • 第2017-09-12期

  • 第2017-09-11期

  • 第2017-09-10期

  • 第2017-09-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