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旅游“掘金”340.37亿元
本报太原10月8日讯(记者 栗美霞)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两节叠加效应、超长假日时间、高速免费政策、秋高气爽天气,促使人们出游热情高涨。以赏月、团圆等中秋元素为主题的乡村游、短线游、自助游、家庭游成为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全面开花,各地积极增加产品供给,房车露营、中医保健、研学旅行、运动健身等旅游业态不断呈现,全省各景区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今天从省旅发委了解到,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41.4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26%。其中:过夜游游客1953.3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97%;一日游游客3388.1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0.3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63%。
纳入全省假日旅游统计的35个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6.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9%;累计实现门票收入2.1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3.61%。
长假期间,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接到游客咨询电话220起,受理游客投诉20起,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省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分析,本次长假期间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彰显魅力
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全省正在重点锻造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支撑的新品牌,三大旅游板块以它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多彩的民俗风情、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在两节假日期间逐步彰显其非凡的魅力。
假日期间,高德地图发布的《十一全民出行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壶口瀑布位列长假期间自驾游热门景区第二位;雁门关景区夜间灯光景观的呈现,以及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景区,沧桑古道、巍巍险关使游客体会当年兵戈铁马的历史氛围;百名记者摄影家齐聚长治,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了雄奇险秀的太行风光,为游客展现了八百里太行画廊之美。
——自驾游、乡村游、短线游、亲情游成为市场主体
自驾游、乡村游、短线游、亲情游成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游客出游的首选,此外,体验游、休闲游、青少年团体游、徒步游受到青睐,成为我省旅游假日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周边未开发的自然风貌及交通要道周边的有特色的农家乐等,都是自驾旅游爱好者的目的地,传统的中秋佳节,以家庭出游和亲友结伴的自助游为市场主体。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和重点旅游乡镇,以农事采摘、亲子体验、游乐互动、赏花获秋、健身漫步等为主题的旅游系列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文化旅游盛宴丰富多彩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第二届关公国际旅游节暨关公国际摄影大赛在多姿多彩的“古中国”盐池岸畔盛装开启;大同云冈文化旅游活动月40多项旅游、体育、宗教、文化艺术类的活动陆续推出;晋祠博物馆推出以晋祠文化为背景的各种文化旅游产品,有舞台剧《水母娘娘的传说》、舞蹈《夸晋祠》、《礼仪之邦》、山西民歌等等,同时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风火流星》、《晋阳三三叉》等文化展演,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让游客在精彩的表演中更加了解晋祠,了解三晋文化。
——中秋民俗活动多样呈现
“中秋”期间,各景区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中秋主题活动以吸引游客。长治推出的祭月大典等展示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颇具民俗特色的祭月活动;榆次老城、常家庄园景区在今年“十一”准备了“一把酸枣”中团扇表演片段、格格穿越走秀、抛绣球等民俗演出;杏花村旅游景区举办了复古酿酒生产表演,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免费品尝四种不同口味的汾酒;碛口西湾村推出了大型婚俗文化实景表演,游客在古镇原生态民居游过程中可以深度体验当地传统婚嫁,极大地增加了游客的兴趣。这些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需求,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真正实现“旅游让生活更美好”的旅游目标。
——“旅游+”业态融合多元发展
本次假日各地举措不断、亮点频现,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业态多元发展,旅游+美食、旅游+演艺等形式广受欢迎,尤其是“体育旅游”精彩纷呈,多项全国性体育赛事在各地隆重举办,这些活动,既有厚重的文化体验,也有特色的民俗表演,既有智慧科技旅游,也有游客互动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长治“第五届太行红山自行车骑游文化节”在黎城开幕,通过举办“300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环城骑游活动”;永乐宫景区在景区内举办第三届“永乐杯”休闲垂钓邀请赛,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之余体验垂钓的无限乐趣,增加了停留时间。“环浊漳河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徒步登山挑战赛等多项特色活动,受到了全国骑友以及周边市民的青睐。
省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完善《山西省假日旅游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假日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祥和、有序的出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