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每一户小微企业都能应知尽知优惠政策,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等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对全县小微企业办税环节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政策解读与业务辅导同时进行,确保每一户小微企业应知尽知税收优惠政策。吕梁市临县小微企业纳税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对吕梁市临县地税局服务小微企业更是赞赏有加。
康淑琴与地税局电话之约
吕梁市临县城南48公里处的黄河边上,“镶嵌”着一座古镇——碛口。凭借着丰富的旅游优势,碛口古镇陆续成立了不少客栈,2003年成立的福顺德客栈便是其中一家。
2015年6月从吕梁学院毕业的柳林姑娘康淑琴是这间客栈的出纳,负责客栈日常的报税工作。虽然是财税专业毕业,但理论和实践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营改增”刚开始,也是康淑琴最吃力的时候。
就在今年4月份的一天,康淑琴被眼前要申报的附加税一项难住了。城建附加税、地方教育费附加税和教育费附加税这三项到底哪个是按总收入计算,哪个是按税后计算,望着眼前5%、2%、3%这三个百分比,不知该如何“安顿”它们。情急之下,她拨通了临县地税局税政股主任高建国的电话……
康淑琴因为着急,电话里竟然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能说上个所以然。“别着急,要不你来局里一趟,面对面一讲就明白了。”高建国耐心地安抚着电话那边一头雾水的康淑琴。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康淑琴笑得有些尴尬。
挂断电话,康淑琴二话没说就坐车往临县新城地税局赶。可从碛口坐车到新城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出发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到了新城时正逢上下班高峰期。此时本来就不宽的马路,被汽车、三轮车、自行车“搅”成一团,人声、喇叭声此起彼伏。能在地税局下班前赶到吗?万一高主任临时有事出去了见不到怎么办?想到这里,康淑琴心急如焚,汗哗哗地往下流。
当她气喘吁吁地敲开高建国办公室的门时,下意识地说了一句“高主任你还在等我啊?”“是啊,我一直在等你呢。”高建国一边微笑着说,一边起身让康淑琴坐。
为了让她尽快熟悉业务,高建国专门请局里业务能力最强的李股长讲解。“增值税是用总收入乘以3%,而附加税则是用增值税乘以相应的百分比系数,比如城建附加税就是增值税乘以5%,教育费附加税就是增值税乘以3%……”就这样,李股长通过外网登录网报界面,一项项比对着做了详细的解释,康淑琴豁然开朗,并且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
当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地税局大楼里只剩下了康淑琴、高建国和李股长三个人。为了表达谢意,康淑琴一再提出要请两位“老师”吃顿午饭,可还是被婉言谢绝了,并一再地叮嘱她以后有问题随时打电话联系,或者他们去客栈,怎么着都行。
吕梁市临县地税局局长王卫民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康淑琴类似的事他们每天要接待很多。每个月专管员都会到自己对口帮扶的小微企业,宣传辅导政策,询问企业有什么困难。只要有问题,如果电话中解决不了,更多的时候是他们直接赴企业现场传授。
是啊,虽然吕梁市临县地税局对企业所做的这些事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小微企业,一个企业有一个问题,那他们每天要解答多少问题啊,记者连想都不敢想。
细微之处见精神!也正是在吕梁市临县地税局真心实意的帮扶下,在吕梁市临县向福顺德客栈这样的小微企业一天比一天壮大,并日渐成为吕梁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临县地税局让优质服务如影随形
打造办税大厅、QQ群,构建“互联网+纳税服务”的新平台,开展如影随形、温馨贴心的税收宣传、疑难解答等服务,实现与纳税人实时互动、互联互通……
今年以来,临县地税局把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
在做好重点税源管理工作的同时,临县地税局以政策宣传到位、申报辅导到位、优惠落实到位的目标要求,积极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税源管理工作。针对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涉税风险相对较大的问题,该局结合税收宣传月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依托纳税人之家等渠道,举办专题辅导班、纳税人学堂,对小微企业进行分类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政策规定,熟悉办税流程,提高办税能力和水平。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