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 坛

探索官微依靠活动吸粉 扩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信息发布方式和社会生活参与方式,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如何结合工会自身实际,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维护权益、舆情收集等活动,构建自身的网络新媒体平台,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更加地贴近基层,为广大职工服务,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的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了“新媒体思想舆论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占领职工舆论高地,最大限度地凝聚职工,已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新媒体环境下,微视频、随手拍、微评选等活动深受广大职工、网民喜爱,作为山西省总工会机关报——山西工人报下属的新媒体只有积极利用这些新的活动方式、新的话语方式和移动互联网思维方式,构建属于工会自己的媒体网络,服务于广大职工群众,才能真正使工会新媒体成为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的工会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才能有效提升工会的社会影响力。
  具体做法是:服务省总工作向前移,吸引职工方式坚持向下靠,不断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活动,让工会媒体不仅更符合新媒体特征,更能让工会媒体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山西工人报微信上线3年来,依托省总活动,以及自主开展了多次职工喜闻乐见的微信活动,利用展播、轮播、征稿、投票等方式,不断吸引职工关注,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从而很好地宣传了工会工作,为吸引农民工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传播正能量,倡导、培育职工健康生活理念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视频展播轮播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基础粉丝群
  山西工人报官微上线初期,固定粉丝只有本报职工约50余人,通过报眼刊登公号二维码吸引添加的方法也收效甚微,经历多次改版后,微信粉丝也不过千余人。因此,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粉丝群”,成为我们办号初期最大的困惑。
  2014年国庆前夕,省总举办首届职工合唱大赛。如何利用好工会网格化组织,把这次活动宣传好,并通过活动增加山西工人报的关注量,成为我们专注的问题。经过充分的酝酿,我们在宣传方案中采取了“线上+线下”并行,组合式的运营方式:
  线上。通过山西工人报微信对节目进行全程展播,为了提升效果,我们将比赛视频进行分割,在微信中每日推送一支职工代表队的节目,并附上团队简介等内容。
  线下。活动开始前,在比赛场地入口、后台制作山西工人报二维码和通知,引导参赛者关注公号,并提前告知活动视频将在公号进行推送。
  视频推送前3日,我们的编辑通过短信将此次展播的时间提前发送给各个代表团领队,并希望领队转发所有队员,大多数队员首次在官微上看到自己,纷纷转发朋友圈,仅仅一周时间,添加人数增长了3000余人。
  同年,我们还将“‘为劳动者点赞’山西省职工‘五一’文艺晚会”视频,分成6期在官微中进行了轮播,由于节目精彩,形式新颖,很多粉丝转发在朋友圈中,极大地传播了正能量,同时也使我们微信公众号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2016年,正值省总“五小竞赛”开展第三个年头,作为省总主抓的一项主要工作,该活动先后得到省委和全总领导的多次批示和肯定。为此,我们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后,率先开展了“花开满园 技术报国”——省机冶建工会创新工作室大师义务宣讲活动新媒体展播活动,以全省顶尖的技能大师宣讲为“点”,在全省职工中铺开扩“面”,很大程度上为山西工人报公号带来了一批忠实粉丝。
  二、开展评选投票活动,运用完整的营销手段吸引参与者的亲朋好友
  依靠活动内容吸引粉丝,运用营销手段发动粉丝亲朋好友。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粉丝群,我们在开展活动中,通过运用完整的营销手段,不但将参赛者群体转化为粉丝,还把目光放在了粉丝群的空白领域,吸引了一批粉丝“家属”。
  在省总举办的2014及2015年度最美劳动者网络评选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利用山西工人网进行前期宣传,制作网站的专题投票页面,一方面利用微信将每个最美劳动者候选人的简历和视频以及如何在山西工人网中投票等内容进行推送,并通过短信提前告知候选人,候选人千方百计动员亲朋好友投票。仅仅2个月时间,我们增加关注人数20000余人,很好地推动了网上投票。同时,也让一些空白领域的人群关注到了我们的官微。
  次年,省总开展“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全省首届职工读书系列活动和“全省职工文化成果微比赛活动”,规模空前。这项活动,分为曲艺、小品、歌唱等五项小活动,我们分别在微信及网站同步设置投票页面,小编提前一周用短信或微信告知参赛者推送的时间和关注山西工人报微信公号的方法,由于活动参加面广,加之我们推广得力,仅这一项活动就有200余万职工参与,单篇微文点击量最高3万余人次。
  2016年,省总在全省女职工中开展“写家书 传亲情”活动,作为其中一项活动——“读一封家书”视频征集,由于工作量大、覆盖面较广,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职工,服务好本次活动:
  1.我们负责了整个活动的视频初选、制作、票数统计及汇总工作;
  2.由于腾讯后台限制(每期只能插入3部视频),我们还特别加入了视频H5页面,保证了每期推送6部视频及后期大家收藏和转发;
  3.活动中,不间断地与省总及参赛者沟通,提醒投票的开始与截止时间,发动更广泛的职工进行关注;
  整个活动持续近4个月时间,活动累计点击量达到100余万人次,服务省总、服务职工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可观的粉丝量。
  三、自主开展冠名职工网络活动,重奖带来忠实“工粉”
  从2015年开始,我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公信力策划了多次自主活动,采取企业冠名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精准发动冠名单位的职工粉丝群体,另一方面有了“经费”,可以在奖励方面“任性”起来。
  2015年,我们与农民工较为密集的太原市迎泽环卫队联合开展了“迎泽环卫杯”职工微叙事征文大赛,利用微信平台,每周推送一期(每期6篇入围征文),设置关注投票和H5页面,着重优选环卫工稿件(活动中的三分之一的稿件为讴歌环卫工的奉献精神),有力地弘扬了主旋律。同时对于每位参与者,我们都提前通过电话进行联系,讲解投票规则(由于部分农民工使用微信还不熟悉)。在奖励设置方面,我们采取录用稿件即付稿费50元,后期由投票数+专家评审(80%比20%)的方式再付奖励。由于我们的“重奖”及宣传沟通得力,整个活动结束时,我们的关注人数增加了5000余人。
  2016年,我们还开展了“大唐阳电杯”最美职业人全省职工随手拍摄影微比赛,旨在通过手机镜头充分展示我省广大职工的精神风貌,每周推送一期,每期6幅照片,活动开展了4个月,参赛人数达到了近百万人次。今年我们正在开展的还有“山西建工杯”全省职工绝技绝活微视频比赛,号召参赛者所在企业一方面作为“五小”竞赛成果展示,一方面拉动企业技术创新氛围,带动投票。目前,活动已连续推送7期(每期3部视频),可以说收到了吸粉与宣传的双赢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依靠工会组织优势,通过开展多样化职工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也得到了全总和省总的充分认可,在由全总组织的两届工会新媒体论坛上,我们先后获得了“全国工会系统十佳新媒体”、“全国工会系统十佳运营新媒体”及“全国工会系统新媒体百强”等荣誉称号。
  总体来说,作为一个行业媒体的官微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不忘媒体属性,找准定位,发挥工会网格化组织优势,服务工会、贴近职工,坚持“两为”方针,为我们带来了可观及稳定的粉丝,也为我们工会新媒体在发展和运营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单位:山西工人报)

王瑞锦 王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 第2017-10-27期

  • 第2017-10-26期

  • 第2017-10-25期

  • 第2017-10-24期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