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他还指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传统报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是党媒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党媒应对时代挑战、坚守责任担当的重要历史使命。
传统报业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培育媒体竞争力,大致经过了报网互动、报网融合、新媒体发展几个阶段。历史的看,传统报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伴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新形势的变化。对传统报业而言,四十多年前的电视是新媒体,将近二十年前的电脑是新媒体,目前,则手机就是新媒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读者获取新闻的渠道及阅读新闻的习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纸媒的发展在读者拥有量、采编内容选取、传播影响力等方面,都遇到了各种新形式与新形势的挑战和威胁,如果说此前在电视电脑面前,报纸尚无多大压力的话,而当下手机作为阅读载体,对各种传统媒体都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新形势下,被自媒体攻城略地步步进逼,却应对乏策、转型乏力、发展乏术。尤其是纸质报纸受到的冲击更直接、更猛烈,用生死存亡来说毫不为过。对传统报业来说,走新媒体发展之路不仅是必然,而且是必须。
客观的说,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给传统报业打造新型媒体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报业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上的机遇和优势。
一、国家层面对自媒体乱象的有效整顿,给传统报业发展新媒体打开了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6月1日,国家网信办颁发的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正式施行,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对非公有资本投资的媒体报道领域和新闻信息进行了范围划定,规定不能采写时政类新闻。未获得许可的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不仅不能发布新闻信息,也不能转载和传播新闻信息。这些规定客观上将起到限制非公经济进入新闻采编领域的作用,实际上是强化党和各级政府管控的媒体在新闻采编、新闻发布、新闻经营方面的主导权,这对传统报业的发展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消息。笔者经过三个多月以来的观察,已经明显感到各类自媒体领域的乱象逐渐有所改观,政策优势逐渐显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所增强。国家开始对自媒体乱象的整治等于是给传统报业发展新媒体打开了空间,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二、数十年来发挥主渠道作用、引领舆论风向的办报方针,使得传统报业在舆论权威方面具有深远而雄厚的基础。虽然近年来各种自媒体,尤其是个人主办的众多微信公众号随意发布许多不实报道博得了读者的眼球,但却给广大读者造成了真假难辨的印象,以至于社会上有一种流传的说法“微信微信,只可略微相信。”一旦有了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自媒体的各种现场照片或小视频等快捷报道只是一些碎片式的截取,并不能整体反映事情的前后缘由,多数读者仍是首先选择从官方媒体获得准确消息。传统报业发布的正式报道也许过于简洁或稍有推迟,但却让读者觉得是可信的,在舆论引导上仍会发挥巨大而鲜明的作用。
三、体制内有组织的通讯渠道,是传统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传统报业所在地在行政上一般都有多少不等的下辖县市区,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一直所具备的宣传通讯队伍和渠道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健全和畅通,从业人员也都是体制内人员,其长处是负责任、不随意、可信任。在一个地域范围内,一般的自媒体所覆盖的区域面积都有着较强的局限性,多数自媒体一般只在某一县市区范围内具有较密集的影响力,在对全局的把控上则无多少优势可言。而传统报业只要注意积极利用这个原有的队伍和渠道,在时政、政务信息、经济活动、行业动态、组织建设诸方面及时获取相关资讯,就能在日常报道中牢牢占据制高点,使组织渠道优势成为新闻资源优势。
四、传统纸媒专业化的采编队伍,是传统报业发展新媒体的重要依托。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并不是所有的报纸都及时予以重视,一些报社的新媒体起步较晚,甚至在编辑记者已经以个人名义创办了微博、微信账号后,单位官方却迟迟没有启动。一些单位的新媒体工作人员和传统报纸采编人员联系的不够紧密,好像新媒体只是一小部分具体编排操作人员的工作,客观上忽视了原有采编队伍潜藏着的巨大能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如果能做到单位上下一盘棋,合力打造新媒体,传统报业聚集了大量高素质的新闻人才,则人才队伍的优势将会呈现出爆发式的提升。
传统报业有一个共同点,大多是党委的机关报,由各地党和政府主办,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服务于当地工作的大局。传统报业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早已到来,我们历经并正在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媒体变革时代,近阶段对各种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整治,给地市报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保持舆论权威,做好队伍建设,突出报纸特色,坚持内容为王,主动运用新科技手段,就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走出困境,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作者单位:临汾日报)
海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