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西:金融稳健发展 助推经济回暖

  今年以来,我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发展回归本源,切实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金融业运行稳健,有力助推了全省经济回暖。

金融业运行稳健

  记者从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了解到,前三季度,我省金融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存贷款增量均创近年同期新高,金融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金融市场业务继续保持健康发展,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季度,受经济形势好转,中小企业经营活力增强及银行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省信贷需求较上季度出现明显回升。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全国排第19位,比2016年上升9位。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增量也创新高,增速在全国排名第21位,比2016年底上升6位。全省银行体系流动性得到保障。
  经济企稳向好,企业活力增强,资金周转加速是银行存款增多的主要因素。从该行监测的120户企业情况看,全省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由1月份的1.29上升到9月份的1.56,企业产销好转,资金回笼加快。

煤企融资环境好转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副行长杜斌介绍,前三季度,我省煤炭企业融资环境明显好转。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效应的显现,煤炭市场价格回升,煤炭行业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同时,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煤炭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支持骨干煤企稳贷增贷。截至9月末,全省煤炭行业银行贷款和表外融资合计融资余额6375.37亿元,同比增长7.5%,保持了信贷总量稳中有增。
  支持优质煤企发债融资。前三季度,全省煤炭企业银行间市场融资累计发债融资1215亿元,存量债券接续顺利,融资余额大幅增加,较年初净增385亿元。
  创新信贷方式,缓解重点煤企资金压力。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通过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帮助煤炭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约360亿元。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保理、票据池以及其他创新产品等业务,在不增加企业债务负担的情况下,支持重点煤企盘活资产约12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同时,从贷款投向看,煤炭、电力、制造业等行业是信贷支持的主要领域。截至9月末,山西省采矿业、电力、制造业等行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行业贷款的41.5%。企业债券融资中煤炭企业发债余额2994.9亿元,比年初增加384.5亿元,占企业全部新增债券的92.2%,煤炭企业是债券市场的发债主体。

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通过定向降准,以及发放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418.1亿元,实现了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和撬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的双重目的。
  前三季度,我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46.7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51.2%,较上年同期提高31.9个百分点。同时,通过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增加机构主动负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省共有27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募集资金1326.98亿元,同比多增707.28亿元;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大额存单募集资金60.09亿元,同比多增56.19亿元。
  杜斌表示,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还积极落实价格型调控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借用再贷款发放的涉农、扶贫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严格执行低于其他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山西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有效发挥,引导各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447%,同比降低0.194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18.32亿元。引导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通过银行间市场实现低成本融资。前三季度,全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546%,低于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0.901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10.37亿元。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1-01期

  • 第2017-10-31期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 第2017-10-27期

  • 第2017-10-26期

  • 第2017-10-25期

  • 第2017-10-24期

  • 第2017-10-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