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绿色信贷”,让小微企业下出“生态蛋”

  沿着乡间公路,我们一行走进了原平市闫庄村的山西如亮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蛋鸡生产基地。
  虽说是初冬季节,但院内的常青树依然绿意盎然,数不清的花草带着秋霜后的黄色灿若铺金,空气里散发着田野的芬芳。总经理聂武斌笑着说:“这里有6个自动化科技养鸡作业室,每个作业室养鸡5万只。鸡、食、蛋、粪‘四不落地’,输送系统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养殖设备的更新换代多亏了忻州秀容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支持的450万元‘绿色信贷’资金。”
  走进监控室,不同的显示屏正从不同的角度显示着自动化输送饲料、水,输出的鸡蛋、鸡粪和垃圾,一座座立体式多层鸡舍干干净净,饲料不浪费,垃圾不存在。聂经理告诉我们:“这是德国生产的最新自动化养殖设备,坐在工作室里就能看到养鸡程序的运行情况,甚至哪只鸡不健康了,都能检测出来。”
  随行的忻州秀容小微企业专营支行信贷部经理李浩铭接过了话茬:“那是2013年,为了引导小微企业走绿色发展的长远之路,根据总行的经营方略,我们推出了‘绿色信贷’产品,一次性就贷给鸡场450万元,专门用于更新机械设备、环境建设、污染治理和生态发展。”据悉,也就从那时起,企业才真正走上了绿色发展、环保先行的道路,年养鸡由11万只上升到30万只,新建了2个原生态饲料加工厂,场区栽植花草树木1.6万平方米,产品包装盒上也印上了绿色生态标志。到2015年,被山西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鸡蛋产地。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6年,成为农业部公布的全国552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之一。
  在一号养鸡作业室里,一位年青女工告诉我们:“这儿比家里都好,暖气、空调、除尘、除臭,样样齐全,工作服穿一星期也脏不了,我们享福,鸡们也享受,不热不凉、不饥不饱、不脏不臭。”看着我们乐哈哈地听她说,又拍拍口袋说:“钱包也鼓起来了,我每月能挣2200元,男人也在这里干技术活,一个月挣3400元,我家哪一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比种庄稼强多了。”聂经理又告诉我们,鸡场与饲料厂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10人,人均月工资2800元,为农民年创收30万元。
  在办公室,忻州秀荣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行长李晗翻阅着企业的财务报表,今年11个月已完成销售510万公斤,实现产值3570万元,贷款月月结息,不拖不欠。李行长放心了,指着付息一栏说:“总行出台了一项奖励办法,正常结息3个月者,可为企业降息1%,连续6个月者,降息2%。”聂经理高兴地说:“我们已经享受了一次,赶年底还能享受第二次,年可减息4.5万元。”
  数字虽说不大,但从他们高兴的笑容里透视出了银企共赢的欢喜,体现了“绿色信贷”激励企业走向绿色发展的动力。
  如今,企业已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由传统喂养转向了科技喂养;由人工作业转向了流水线作业;由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向了生态环保效应。企业已与周边147个村的210家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建立了雏鸡喂养、饲料供给、鸡粪集中处理的绿色发展关系,已带动1100余家贫困户脱贫。并与忻州、太原、朔州、运城等大型商户、市场结成了同盟,实行了互助互利。看来,“绿色信贷”构成的绿色发展已产生了更强的连锁辐射效应。

崔英英 金俊贤 先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1-19期

  • 第2017-11-18期

  • 第2017-11-17期

  • 第2017-11-16期

  • 第2017-11-15期

  • 第2017-11-14期

  • 第2017-11-13期

  • 第2017-11-12期

  • 第2017-11-11期

  • 第2017-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