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省地税局13楼会议室荡漾着阵阵清新和谐的春风,一盏盏暖冷两色辉映的节能灯分外明亮。主席台中间巨大的展板,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油画,“山西省环境保护税法宣传”十一个绿色勾边美术立体大字,宛若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蓝天白云间,颗颗晶莹剔透;
雄浑遒劲的“启动仪式”四个书法大字,中英文对照,象征着我们此刻的心情和心愿,更镌刻着我们矢志不渝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室里,白色罩面的椅子,搭配上绿色缎面丝光蝴蝶结,绿色的文件袋、绿色的展板、绿色的概念、环保的理念、养眼的氛围,让所有到此参会的嘉宾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这就是省地税局、省环保厅共同见证《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备忘录》签署暨环保税法宣传启动仪式的现场,这就是为2018年1月1日开征环保税,实现环保与税务密切协作奠定坚实基础而营造的绿色氛围。
当天隆重举行的环保税法宣传正式启动,意味着收取了40年的排污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新晋产生的环保税就要登场亮相,进入最后倒计时。
地税部门详解环保“费改税”
去年“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到按日连续计罚等规定出台,足以说明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而即将“亮相”的环境保护税法,意味着那些“肆无忌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将被套上“金箍”,从而直接遏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也助力钢铁、煤炭等行业加速去产能。
此次环保“费改税”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是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环保税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财税领域的重大举措,更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
省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部门征收,环保部门配合;确定“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环保税与目前的排污收费项目相当,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四类。
但是,环保税和其他税种还有些不同,如果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减少污染物排放,就可以少缴税。与原有的排污费相比,在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额标准等要素均保持不变的同时,环保税法还增加了一档减税优惠。
全省各级部门密切配合高度重视
作为新开征的税种——环境保护税,涉及面很广,收费与征税两套制度要进行转换,政策上和征管上要做许多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包括起草税法实施条例,细化具体政策和征管措施等方方面面,任务重大。我省各级政府部门把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放在首位。第一时间相继成立了环保税改革专项工作领导组。同时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环保税改革联席会议,对环保税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档案移交、税源调查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建立了各部门协作机制,深度对接,密切协同,扎实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地税部门厉兵秣马迎战环保税开征
省地税局作为环保税具体征收单位,紧锣密鼓备战忙。为了保障这一全新税种顺利开征,省地税局全力以赴,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四个方面做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各项准备工作。
做好思想认识准备。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干部集中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有关政策、文件,找准环保税征管工作着力点,打好环保税开征工作的业务基础。
做好组织保障准备。先后多次与财政、环保、法制办等部门召开落实环境保护税工作研讨会议、座谈会议,完善沟通协作机制,明确部门具体工作程序。
做好政策落实准备。针对现行排污费收取率低、管理力度缺乏、执法刚性不足等突出问题,集思广益,积极探索环保税征管的新模式、新路子。
做好税收征管准备。制定工作方案。该局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时限都进行了明确要求。与税收征管配套的税法宣传和纳税培训辅导工作,也相继在全省展开。
从高度的思想认识、完善的制度组织保障、到具体的政策落实、科学的税收征管,省地税局摸实情、抓重点、重宣传、强组织,一场迎战环保税开征的工作,正在全省开展得有声有色。
本报记者 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