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羊肉绿色健康、味道鲜美,我们每年入冬后都来左云买羊肉。”太原客商罗长青年年专程赶到左云采购羊肉。入冬以来,左云县各大市场到处都是来自北京、天津、太原、呼和浩特等周边城市客商的身影。
近年来,左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把养羊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龙头产业来抓,打特色牌、走规模路,筑就兴民富民路。
政府担纲 园区牵引
左云,又称“白羊大地”,是镶嵌在塞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绿色明珠,丰富的林草资源对养羊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把特色做优、把优势做精,就是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富民产业新路径。”按照这一思路,左云县统揽县域产业资源优势,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壮龙头、围绕龙头强筋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规模化养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一系列利好政策,详细制定了14个方面的扶持措施,财政设立了养羊业发展基金,用于重大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棚圈建设补助和饲草料加工、良种繁育、科技培训等。
一揽子的扶持措施润泽一大批标准化养羊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且呈不断扩张之势。到目前,该县已拥有白羊牧歌、泓淇、恒达、根源等标准化养殖龙头企业125个,圈舍面积达33万平方米,全县养羊数量达到了70万只,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0个养羊重点县。
在三屯白羊牧歌养殖园区,肉羊像“宝宝”一样养着,住着标准化的砖混棚圈,喝着干净的自来水,吃着富含营养的青储秸秆饲料。养羊大户李全忠说:“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养,统一喂料、统一配种、定期出栏,所以,每年能出栏2-3次,比普通散养提高了两倍多,收入也自然就多了。”
精深加工 多元销售
农民辛辛苦苦养羊,如何能卖个好价钱?
左云县推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园区+农户”的模式,即肉羊屠宰加工销售企业与养殖园区、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层层签订合同,全部实现订单销售。
养殖园区的育成羊由龙头企业收购,经过屠宰分割,分装成精肉、带骨肉、条骨、头蹄向外统一销售;分散农户的肉羊则由羊经济人入户收购,进入龙头企业。此外,一些销售企业在省内外广设销售网点或指点代理商,使“左云羊肉”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精深加工,统一销售,不仅能提升产品价值增加养殖户收入,而且做好品牌在市场很有竞争力,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园区负责人介绍说,“靠着发展生态养殖业,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多半来自羊产业。”
扶持引导 品牌增效
“有了规模,如何提升肉羊质量,提升效益,让养殖户赚到更多的钱才是硬道理。”为此,左云县依托自身绝佳的生态环境优势,瞄准提升肉羊肉质,打响了“品牌提效”攻坚战。
“这就是我们精包装的左云绿色羊肉,我们的羊肉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几家公司签订了常年供货合同,仅今年10月份以来就销售鲜质肉羊2500多只,销售收入达到350多万元。”任官堡屠宰场场长任斌打开已装好箱子的羊肉让记者看。
记者看到,绿色包装箱子里的羊肉品种不同,重量各异,一箱10公斤的羊肉,里面有精肉、排骨、饺子馅,箱子上注明是绿色食品,打着左云“白羊牧歌”的商标。很显然,这是对左云羊肉进行了深加工,以实现优质优价。
据了解,该县还组建了养羊协会,与山西农大科研院所签订了长期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从园区规划到肉羊繁育、饲养、疾病防控等方面提供系列化技术支持服务,建起了7个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站,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白羊牧歌”羊肉品牌,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绿色食品。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解晋 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