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繁峙县通过抓引导、抓载体、抓服务、抓保障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有效激发了社会群体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全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现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居民增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一铁独大”是多年来繁峙县企业身上的最鲜明的“烙印”。随着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繁峙县竭力扭转这种局面,接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的通知》、《关于开展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助力企业转型。
同时,该县针对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担保、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难题,从构建投融资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在财政资金、政策倾斜、管理服务上给予大力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做精。
目前,繁峙县已涌现出五台山金石雕刻、中兴华德连铸等初现规模的企业。接下来,繁峙将在文化产业、通用航空等方面持续加力,向着“专精特新”方向实现转型发展。
在繁峙县的3个创业创新基地园区,记者看到了2个省级创业基地和1个省级示范园区。繁峙县的“双创园区”之所以有如今的规模,得益于该县在这方面做出的大量努力。
据了解,繁峙县通过“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园区服务、企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并在忻州市率先成立了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繁峙县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制定“双创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全县“双创”工作指导服务,众创产业园从微观上对园区规划、建设、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
同时,繁峙县积极构建人才体系,一方面组织企业参加大型人才招聘会,招贤纳士。一方面,组织经营者参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能力提升班”、“中小微企业优秀经营者总裁研修班”等培训工程,全力提升经营者知识水平,为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坚实基础。
在强化金融政策、信贷支持的基础上,该县财政专项安排科技研发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16年,该县研发与试验经费投入占全县财政支出比重达1.5%;2017年,前期投入900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并安排500万元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助力科技创新型、电子商务等优秀企业加速发展。
为解决企业用地问题,该县在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拿出10%-15%的土地用于企业发展,并对符合条件的工业用地实施差别化地价政策,保障企业用地。
不仅如此,繁峙县聘请了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晓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导韩北忠等专家学者成立行业专家顾问工作组,组建专家智库,为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截至10月底,繁峙县中小微企业达1756户,从业人员21098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1-10月,该县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完成167429万元,工业销售产值51710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556481万元,利润总额达51440万元。
本报记者 王雁 实习记者 冯媛 通讯员 乔伟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