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银行客户经理小曹给我发了一个短信,中行的一款理财产品92天预期收益率5%。好久没有关注银行理财产品了,印象中一直是4%多,临到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上行突破5%,是什么因素?偶然的还是会一直持续?
12月19日,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理财产品收益提升
记者采访发现,事实上,不仅仅是中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上破5%,几乎所有的银行产品收益率都在提高。
从12月20日起,渤海银行的1天短期理财收益率是4.53%和4.56%,随着资本金的增加收益率也在增加。渤海银行直销银行的理财产品中,186天的预期收益率5.35%,182天的预期收益率5.30%。
浦发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同样在上升。也是从12月20日起,天添盈产品的收益率从3.85%提高为4.1%。悦盈利系列产品,不管是35天的还是184天的,预期收益率都在5%以上……
整体来说,临近年底,随着资金面的紧张,金融机构间的“抢钱”比赛又开始了。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方法揽储。每家银行一进大门,面对的都是琳琅满目的礼品,米面油之外,还有加湿器等小电器和各种套装餐具。除了年终定制,包括感恩回馈、新春专享等理财产品外,银行还推出了各种存款送礼活动。近期银行存款类理财叠增,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更是不在少数。
多因叠加推动上升
虽说每年年底理财产品收益都有上升,但是今年还是有不同。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息是一个因素。确实也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的加息影响着全世界的经济。在中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经常美国、山西两头跑的赵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美联储加息后,会吸引国外资金流入美国。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25%至1.5%的水平,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对国内资本市场肯定有影响。不过央行有很多工具可以用,比如逆回购等等,不一定非要直接调整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就是银行自动的应对措施。
浦发银行优秀财务顾问、太原分行营业部理财团队负责人刘敏表示,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不过她观察到,理财产品收益率目前是短期高于长期,属于利率倒挂,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渤海银行高级客户经理候德明则认为是美联储加息和年末因素叠加导致的收益率上行。
记者也咨询了建行长风小区分理处的客户经理谢亮。谢亮认为,除了美联储加息和年末因素外,11月17日下发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市场关注的热度不减。新规在净值型管理、打破刚性兑付、第三方独立托管等方面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一些银行的客户经理们近期对部分银行资管新规后的投资反馈也进行了跟踪。行业内主要集中在禁止表内资管、净值化管理要求和非标限制等几个方面,未来实施会对银行理财资负两端的结构都产生约束。
新规实施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减少,已经开始了自我约束。
投资理财注意风险
刘敏告诉记者,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一味以收益论英雄,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市场风险。
记者仔细比较了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收益率都差不多,最多也就是0.1%和0.2%差异。刘敏表示,目前银行利润空间在缩小,收益率趋同。但是如果有一个产品收益率奇高,投资者还是要冷静对待。要想到这个产品是做什么?为什么收益这么好?高收益和高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采访了解到,和我们的想象相反,资金比较多的投资者整体比较保守,他们追求的顺序是保本、保值、增值。普通百姓反而比较激进,喜欢买高收益高风险产品。
在理财产品、大额存单和国债三种产品中,投资者也是有所划分的。60岁以上的人买国债和大额存单的多,但是国债和大额存单相比,购买国债的较少。中年群体整体上买理财产品的人比较多。年轻群体理财意识较弱,余钱喜欢存在各种“宝宝”。不过最近“宝宝”们的收益比较低,比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都低。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选择产品,不要跟风投资。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