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税局加强三基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11月2日,省政府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山西税务系统造环境促转型28条税收优惠政策;11月3日,全省税务系统“造环境促转型”暨“三基建设”电视电话会议,11月20日,省地税局与省国税局联合展开万名税干组成5000个调研服务小组,深入全省5000户企业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帮扶工作。
推动我省税收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让纳税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条条举措,句句属实,字字铿锵,不仅为全市税务人立下了造环境、促转型的“硬规矩”,为广大纳税人送出了更多大福利,更是对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转型发展”的最好践行。
事实上,这只是全省地税系统加强“三基建设”,在全力做实基础工作,打造改革发展重要支撑上的缩影。
从审批权力清单化管理,到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结果全公开可追踪;从最初的“请进来”与纳税人直面讲解,到现在利用互联网、电视台和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进院校“走出去”的全方位税收政策宣讲;从事前系统提供支撑,到事中强化监控,再到事后督促整改确保所得税优惠政策大礼包“幸福”敲响所有小企业门;从“征管查三分离”到依托“互联网+”,“信息管税”、“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确保征管管理有序科学……
全省地税系统始终明确“带好队、收好税、造环境、促转型”新思路,全面做实基础工作,助力山西地税各项改革发展步入全国税务系统“第一方队”。
筑牢基层工作基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础是事业向前发展、工作向前推进的基石”。基层工作处在全省地税工作的“最前沿”,植在全省地税工作的“最末梢”,是解决问题的“最初端”,是检验一切的“最根本”。
加强“三基建设”,全面做实基础工作,是全省14000余名地税干部鼎力担当、开拓创新的时代命题,它促进了我省地税更好发挥税收职能、提升服务山西转型发展大局水平的重大思路,是新形势下振奋新精神、激发新活力,以新担当实现地税事业新崛起的航标和指南。更重要的是,它诠释出全省地税系统干部职工素质高、能力强,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
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贤掌多次指出,广大地税人必须按照“严管善待激活”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坚决爬过六盘山,彻底粉碎敌人围剿计划”的胆略和气魄,着力解决作风不实、能力不强、活力不足等基层基础问题,全面调动广大基层税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基础坚实了、牢固了,山西地税工作就能无往不胜。
地税的基础工作毫无疑问是组织收入、聚财为国,而组织收入则来源于一分一厘的税收征管。针对如何打好基础,全省地税系统以加强“三基建设”为契机,以“放管服”和深化推进征管体制为突破口,以打造税收好环境、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作用,全力以赴促进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己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据了解,前三季度,全省地税系统提前完成了全年收入目标。截至12月15日,全省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954.28亿元,同比增长19.5%,增收155.69亿元。
“324”紧握基础工作脉搏
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今年以来,全省地税系统紧紧抓住地税工作直接面对纳税人,直接反映经济脉搏的特点,把打造六最税收环境,助力转型发展作为三基建设的落脚点,提出了“324”工作思路,即把握三个要求,夯实两块基石,实现四项突破。
其中,“三个要求”包括完善升级基础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基础工作达标和深化提升效能建设。夯实“法治基础建设和打造文化建设”两块基石。
四项突破就是首先要激发干部活力。要进一步完善“严管善待激活”的干部管理机制。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和合理容错的办法,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其次是深化地税改革发展。要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推进税收征管方式的转变,实现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户、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四个转变”。第三要打造“六最”税收环境。大力推行网上办税,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审批项目,鼓励各地国税、地税联合进驻政务大厅,推行国地税“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联合办税模式,做好便民服务手册、办税服务平台、税收优惠政策宣讲、纳税人学堂等工作,推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落实。最后是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制定出台和大力实施《山西税务系统“造环境、促转型”服务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地税系统营造良好税收环境促进开发区建设行动方案》,努力打造惠民优商的税收政策环境、为民务实的税收治理环境、便民快捷的税收服务环境、亲民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把“率先”贯穿到底
10月17日,由国地税共同开发的手机办税服务平台(掌上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纳税人真正实现“一手在握,办税如影随形”,不仅方便了纳税人办税,更提升了纳税人的服务体验;“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由按月申报改为按季申报,定期定额户以缴代报。”吕梁地税局此举一出,小企业点赞如潮;“集讲座、会诊、互动、跟踪、预约等五种服务模式于一体,税收大讲堂荡漾着和谐征纳的春风。”太原市地税局四年如一日;“七位一体送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在全省地税系统全力做实基础工作,打造改革发展重要支撑的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惠及纳税人;一整串看得见摸得着的“渐进式”变化,温暖纳税人。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深化地税改革发展,打造“六最”税收环境,助力转型发展,是省地税系统在做实基础工作的四项突破。而其中打造“六最”税收环境,助力转型发展,则是全省地税系统“三基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先行先试促转型”唱响一个税务好声音;“科技强税谋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三基建设强队伍”打造一支地税铁军;“大企业税收高层研讨会”探寻税企发展新思路……四场论坛既是省地税关于“三基建设”工作的再动员和再部署,也是一次转变思想、凝心聚力的交流推进会,还是落实省局党组“带好队、收好税、造环境、促转型”新思想的一项举措,充分起到了论坛凝聚各方才智、挖掘基层亮点、激发工作热情、营造浓郁氛围的作用。
10月23日,一场由省地税局发起的“28条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进行,20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11月7日,太原市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发布“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10条禁令和36条措施。
正如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贤掌所说,在当前全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山西地税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造环境”,以不辱使命的责任感“促转型”,争取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在“造环境”上,要率先实现“以下突破”:率先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及省内国家级开发区中,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策;率先整合国地税办税厅资源,在全省各开发区联合派驻税务机构,推动国地税涉税业务省内通办,实现纳税人“进一个门、上一个网、办两家事”,全力打造“六最”税收环境。在“促转型”中,要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深入研究、用足用活国发42号文件相关重大政策,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通道,最大限度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在山西落地生根,全面释放税收改革红利。
本报记者 王晓华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