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山西永旺国际物流园区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成功建成投运,自此,忻州拥有了第一个对外贸易的窗口。“两仓”的建成,是定襄县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是定襄县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忻州第一个面向世界的对外窗口。
尽管万里长征已迈出第一步,永旺第一批货运已经顺利发运,但在行业中,无论经营方式还是发展规划,定襄“两仓”依旧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乘势而上,搭上综合保税区这班车,让定襄县的物流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定襄县决定走出去,把“真经”取回来。
一场真情涌动的座谈会
为积极推动外贸进出口企业在转型跨越中实现转型升级,助力当地经济发展,1月22日,定襄县委书记张文斌、县长张生明带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定襄县法兰锻造、永旺物流等相关企业负责人“走出定襄”,专程赴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山西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和山西中鼎物流园,就该县外贸进出口企业如何搭上跨境电商平台实地“取经”。
当天上午,一场真情涌动的座谈会在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展开。定襄县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武宿综合保税区召开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会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武宿综合保税区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牛军栋、山西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代保柱与我省跨境电商协会成员单位代表企业,紧紧围绕当前定襄县与武宿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结合定襄实际,以跨境电商协会为纽带,为定襄县的物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他们认为,定襄县要及时搭建跨境电商平台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就必须创建特色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完善物流配套体系,加强多方合作,加快“互联网+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逐步融入传统企业,充分利用综改示范区政策,使跨境电商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定襄县走出去取“真经”
定襄县的外贸经济如何与综保区、示范区对接?如何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拓展外贸进出口?定襄县委县政府对这轮转型发展和经济发展高度重视。
定襄县外向型企业集聚,全县324户铸锻企业中具有自营出口权的就有165户,以法兰为主的锻造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锻钢法兰年出口量占全国的70%,出口创汇占忻州市的80%左右。
除“两仓”外,园区内的山西犇牛国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双创园区、物流楼、钢材市场、回收车间等均已投产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电商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但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定襄县虽然在电商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总体规模较小和企业参与度滞后的状况十分明显,特别是电子商务人才匮乏,工作基础薄弱……
定襄县委书记张文斌说,定襄物流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如果再建立一个高规格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那么定襄经济的开放型、多元化发展无疑将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我们主动走进太原武宿综保区学习经验,非常诚恳地希望保税区能在业务方面给予多方位指导;也衷心地希望能够依托中鼎物流,学习他们的成熟经验,少走弯路,乘势而上,带动定襄物流发展,实现产业积聚、物流积聚,最终实现并达成多方深度合作。
“走出去,引进来”在路上
“走出去,引进来”。作为我省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示范区的重要战略区,武宿综保区是我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是示范区中部产业整合区的一部分,重点布局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物流、融资租赁及服务贸易等产业。
数据统计,2017年,武宿综保区监管货值240.3亿元,同比增长1.6倍;审核报关单证2万份,同比增长1.2倍;受理报检进出境货物1011批,货值17821.97万美元,同比批次、货值分别增加25.90%、5.73%。下一步,武宿综保区将进一步提升其特殊的功能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将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产业做大做强。
牛军栋详细介绍了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发展历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园区入驻企业情况及今后发展思路。他指出,综保区作为山西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条件最优、综合职能最全的对外窗口,特别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口岸建设等方面起到排头兵、领军羊的作用;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打造山西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具体体现。他希望与定襄县的优势产业、区域特征形成互补,双赢发展,实现对外贸易大格局,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代保柱认为,要以保税区为主阵地,打造外贸进出口新高地,保税区担负的历史重任意义非凡。要依托县域经济产业、区位优势、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形成山西产品集群、产业集群,以中鼎物流园为核心的物流集群,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优势,利用新业态、新模式的跨境电商,通过跨境电商B2B平台及山西省外贸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利用综改政策,把山西外贸进出口贸易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搭上跨境电商快班车。
本报首席记者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