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领到了村里发给我的100元分红款,心里很高兴。党和政府定措施、想办法,帮助我们贫困户,我们也要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快早日脱贫……”潞城市翟店镇南天贡村69岁的贫困户李林恩对记者如是说。
1月16日上午,在翟店镇南天贡村委会议室,潞城市露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监事长甄廷安将专项扶贫资金所产生的资产效益分红10000元交到村委负责人手中,村委将分红进行再次分配,和老李一样,该村33户贫困户每户都领到了分红款。
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是2016年10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新工作。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创新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式,开展“资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试点,探索建立贫困人口通过各种股权设立,参与股权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最终实现贫困户资产性收入较大幅度增长,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潞城市农经部门创新思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作社+村委+贫困户的“资产变股金”模式,将专项资产收益扶贫资金注入到有实力的农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用于合作社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农机具购置以及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配套使用,并签订潞城市农经中心、村集体、合作社三方协议,承诺按当年实际收益的5%-10%向村集体分红,村集体根据收益兑现情况按一定比例向贫困户发放分红款。
2017年,潞城市设立露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和辛安泉农友种养专业合作社两个资产收益扶贫示范点,分别注资20万元,经过一年的运营,两个合作社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以露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所在的翟店镇南天贡村为例,该村33户、92名贫困人口,在享受健康、教育、就业、产业、金融等扶贫政策外,年底还分到了村集体资产收益的扶贫分红,这是潞城市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又一举措。
“咱们去年先后将专项资金依托露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辛安泉农友专业合作社开展试点,现在这两个合作社已经全部和村委、贫困户兑现分红。同时,还在山底村采取‘资源变资产’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这种资产扶贫新模式在帮助贫困户增收的同时,解决了合作社成立初期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有效助推了农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当贫困户整体脱贫后,这笔专项扶贫资金仍将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发展,所得收益由村集体统一分配使用,为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奠定了基础。”潞城市农经部门负责人说。
“露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作为资产收益分红工作的试点,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将继续采取‘托管式’的方法,从种子、化肥等方面,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做好农业生产,让他们种地更轻松、生活更有保障,在脱贫攻坚中起到积极的带头和引领作用。”甄廷安说。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