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专题新闻

老百姓的别样春节:在文化里找寻传统中国年

  • 民俗社火闹新春  2月21日,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举行民俗社火闹新春活动,村民们欢聚一堂,以腰鼓、竹马、旱船、高跷走兽、花鼓等传统民俗社火节目庆贺狗年新春,为群众送上春节民俗“文化大餐”。图为该村民间艺人在表演高跷走兽。 本报记者 高在中 通讯员 栗卢建 摄

  •   对于老百姓来说,“年”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和谐。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年味儿”似乎变淡了,于是,过年很多人都去寻找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儿”。戊戌狗年春节,很多百姓在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到年的传统习俗和氛围。
      灯光秀里感受传统
      今年,龙城大街小巷都实现了亮化工程,五彩缤纷的灯光盛宴让省城人民感受到了“年味儿”。在晋中市榆次区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2018世界3D音乐灯光秀”集中展示了各种花灯,各种灯饰让老百姓们感受到“年”的魅力。
      此次3D灯光秀由山西丰瑞达文化集团主办,首次使用最先进的广州灯饰技术的灯光秀,总投资5000万元,是华北地区投资最大的灯光秀。你肯定想不到,整个园区内设计了58个灯组,分别展现了山西特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世界魅力文化及趣味儿童乐园,让孩子们也在灯光游乐园中寻找自己熟知的卡通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灯光秀中,除了为游客打造了超多惟妙惟肖的传统灯饰,还能让大家身临其境般地体验时空隧道,感受栩栩如生的金龙飞跃,用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灯光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文化魅力。
      正月里唱大戏
      正月里唱大戏,到剧场里面走一遭,也是广大市民选择的过年方式之一。尤其是今年,山西省文化厅、太原市文化局,更是备好了多项剧目展演,让大家过个开心、祥和,有文化气息的新春佳节。从大年初一开始,山西省话剧院上演的儿童剧《大头兵》,就吸引了不少家长的目光,大家纷纷领着孩子们,去享受一场儿童剧,感受难得的亲子时光。
      2月18日、19日晚7点,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一团的晋剧《满床笏》、《大脚皇后》精彩上演,演员们婉转细腻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让现场高潮迭起,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剧场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年的演出当中,还有不少单位团体组织文艺爱好者前来看戏,太原海关的干部和亲友们,就多达64人前来看戏,大家走进剧场,用艺术陶冶情操,用传统的文艺作品来打造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张新年,是太原海关的一名普通职工,从最初的文艺爱好者,到成为我省文艺战线中的义务宣传员,他用自身的文化滋养,在单位内部培养出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并且在单位内开展了“走进剧场”活动,鼓励海关警员们买票进剧场,感受山西优秀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每当山西剧目到省外演出,他和同伴们还号召省外的同系统职工去买票观看,将山西的优秀文化艺术推广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闻着书香过大年
      闻着书香过大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过年放假的时间去图书馆博览群书,为自己充电。2月16日大年初一上午,山西省图书馆2018年新春的第一个开馆日,馆长王建军向前20名到馆读者赠送了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系列丛书”,为读者送上新春祝福,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在图书馆里过文化春节。王建军还邀请读者参与精彩的体验活动,与读者朋友共享美好的阅读时光。
      在春节期间,山西省图书馆推出多项活动,“春节让书回家—免滞纳金活动”、“围炉话新年”视障读者征文活动、中外经典新年及新春音乐展播、“张灯结彩喜迎新春,欢聚一堂共话年俗”山西春节年俗展播;“明春节礼俗 树文化自信”年俗文化展等等。丰富精彩的活动很受读者欢迎,初一到初六,山西省图书馆共接待读者约15000人次,每个阅览室都座无虚席,和谐而温馨。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2-15期

    • 第2018-02-14期

    • 第2018-02-13期

    • 第2018-02-12期

    • 第2018-02-11期

    • 第2018-02-10期

    • 第2018-02-09期

    • 第2018-02-08期

    • 第2018-02-07期

    • 第2018-0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