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的老家在河北省邯郸市的一个县级市武安,距离太原340多公里。
“以前回老家过年,要坐6个小时大巴,中途停襄垣一次。不仅时间长,车里环境也极其恶劣。尤其是夏天,密闭的车厢里即使开着空调,也能闻到一阵阵让人难以忍受的味道。每次回家,大人、小孩都累得够呛。可是没办法,回老家的线路只有这‘华山一条道’能直达。”
太原到武安,如果开私家车走高速,全程要经过二广高速和青兰高速才能抵达,这一段路,要走四个多小时。因此,除了私家车、大巴车之外,并没有直达车。如果乘坐火车,绕的路途更远,耗费时间更长。
2017年,有一段高速路在维修,因急事需要回家处理的韩先生绕道走了和顺和左权县城,原本6个小时的路更是走了十几个小时才到。长时间的颠簸,让韩先生对回老家既向往又发愁。
记者从微信的同程艺龙上看到,其实,从太原到武安,还有21种以K字打头的普通列车转高铁或普通列车的中转方案,但都需要在阳泉、石家庄或者衡水等站中转,耗时最长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邯郸站。
韩先生说,他曾经从武安乘坐太原到北京的G618次动车,中途从河北省石家庄站倒车,又乘坐G663次高铁在邯郸东站下车,尽管两段高铁路程全程耗时仅三个小时,但倒车的艰辛也让回家的路多了几分波折。
“今年春节,我们换了一条线路,乘坐开通不久的太原南-上海虹桥的G1958次高铁,邯郸东站作为其中途经的一个站,让我回家的方式多了新的选择。”
原来,韩先生乘坐的G1958次高铁,是太原南-上海虹桥的动车组,每天8:51从太原南站始发,途停石家庄、邯郸东、安阳东、郑州东等站,于17:38到达上海虹桥站。
除此之外,G1954次高铁动车组列车,也经由京沪高速、徐兰高速、京广高速、石太客专线运行,每日开行两趟。从太原南站12:26始发,途停阳泉北、石家庄、邢台东,两个半小时后,抵达邯郸东站。
韩先生说,从太原南站上车到邯郸东站,只要两个半小时,从邯郸东站再坐车回武安,那就方便多了。这趟动车组的开通,让我回家的路更近了。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百公里时速“绿皮车”,到本世纪初时速约200公里的“红皮空调车”,再到如今时速最高达400公里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中国铁路在“加速度”中跨入新时代。
过去五年,中国铁路以平均每天近16公里的速度延伸,已有累计近50亿人次乘坐高铁出行。尤其是今年春运期间,动车组列车每天开行数量将达5600余列,占总开行列车8600余列的65%。动车组发送旅客日均将超过500万人,高铁正在成为春运铁路运输的主力军。
本报首席记者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