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朔州市平鲁区委工作会议像往年一样按照程序和议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边听边记,认真领会着今年区委关于全区工作的安排部署。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区委书记吴晓斌对参会人员说:“耽误大家几分钟,让你们见见我请来的几位‘特殊嘉宾’。”
“嘉宾”出现时,大伙颇感意外,只见工作人员推着两辆轮椅,坐着一男一女两位残疾病人。
吴晓斌把他们请到主席台上,安顿入座后介绍说:“这是两个特殊的家庭,他们都是残疾人,但身残志坚,称得上我们平鲁最美家庭的典范。今天我特意把他们请来,就是让同志们认真反思、深刻感悟、见贤思齐,做细做实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两位嘉宾一位叫于建军,一位叫杜文香。于建军是井坪镇井坪村人,2007年刚过22岁的小于在打工期间,因意外致使双腿高位截肢。那一年,他已结婚,出事时,孩子刚出生12天。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难以承受,但善良的他首先想到的是用各种办法让年轻的妻子离开。妻子却不离不弃,默默地关心照顾着自己的爱人。
于建军想着上有患精神疾病的母亲需要赡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子需要抚养,身边还有善解人意的少妻,家庭的责任使他振作起来,坚强而努力地向前看。
在妻子的努力下,他们先后尝试了开饭馆、开小卖部等生意,在忙碌中,他们渐渐忘记伤痛,重新撑起整个家庭。前几年,小两口开始尝试着养羊,最多的时候羊达到260多只,现存栏150多只。小于也坚持锻炼,学会了用双手借助板凳走路,不但能自理,还能帮助妻子做力所能及的农活。闲暇时,小于还开起了出租,补贴家用。
杜文香是双碾乡和尚碧村人,6岁得了脊髓炎,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今30岁,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她生活在一个六口之家的大家庭,兄妹4人,哥哥34岁,身高却只有一米一。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固定收入。要强的杜文香并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自暴自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
在区残联的帮助下,她学会了操作电脑。母亲用胡麻油自制的健康美味的辣椒油让她看到了商机,从2016年10月开始,她一边摆地摊,一边办起了淘宝网店,这一尝试取得了成功,年收入达十多万元。如今,他们住上了楼房,杜文香还考取了残疾人驾照,买了车。下一步,她想扩大辣椒油的生产规模,拥有自己的厂房。
听着主席台上稍显拘谨和腼腆的两位“嘉宾”的自我介绍,现场气氛格外凝重。吴晓斌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在区委工作会议这么庄重的场合把他们请来,就是让大家感受这种自强不息、干事创业的精神。我们作为党的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力气用在刀刃上,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切实关心以于建军、杜文香为代表的社会特殊群体的生活,给予他们的事业尽可能的帮助与支持,在全社会营造歌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区各级干部与群众共同谱写新时代平鲁发展新篇章!”
以拼搏为美,向行动致敬!两位“特殊嘉宾”不惧困难、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深受感动,大家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党性教育课。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谢宏 武杰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