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这是精准扶贫的好样本

  从2016年6月培训就业计划启动至今,在这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山西护工”已经为社会所接受,他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满足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还拓展了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让“培训一人、就业一岗、脱贫一户”逐步成为现实。
  应该说,这是一个精准扶贫的好样本。
  精准扶贫,与粗放扶贫相反,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精准扶贫,要扶到点子上。不仅是送钱、送物,而且是要源源不断地“输血”,并通过“授人以渔”,最终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通过其掌握的一技之长勤劳致富。“山西护工”培训就业计划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事例实践。
  从一开始,它就是从社会需求出发,并结合贫困家庭的特点而设置的。一方面,一份抽样调查显示,约30%的住院患者有雇用护工意向,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需要护工2万余名;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557万人,需要护理员近5万名;“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预计山西需要月嫂2万名以上。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长期需要大量的护工和月嫂。另一方面,大多数的贫困家庭成员没有技术特长,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并运用一些高科技的东西,同时,他们又需要在短期内掌握一门容易掌握和操作的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拿到工资而基本不用投入,而且这门技术还可以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失业。“山西护工”培训就业计划则正好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又符合贫困家庭的要求。
  实践证明,贫困家庭成员在接受培训后,可以迅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他们可以提供比较规范的健康服务,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也可以避免一些因不掌握护理知识、技能储备不够而出现的护理不到位出现二次伤害,或是面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等问题的发生。
  对护工本身而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家庭收入快速增长,有效地改善生活,尽快脱贫并致富,更主要的是,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对医院来说,正规护工进入医院在减轻护士负担的同时,还为医院未来开展“无陪护病房”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以在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护工和医院之间实现了“三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23期

  • 第2018-04-22期

  • 第2018-04-21期

  • 第2018-04-20期

  • 第2018-04-19期

  • 第2018-04-18期

  • 第2018-04-17期

  • 第2018-04-16期

  • 第2018-04-15期

  • 第2018-04-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