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掌握在一线 问题化解在一线
本报大同5月7日讯(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贺振纲 史亮)“您家里种了几亩地,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得怎么样了?家里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5月3日上午,在阳高县王官屯镇十里台村贫困户白威家里,驻村工作队员王利仁详细地询问他家里的近况和急需解决的具体困难,并一一记录下来。这是阳高县在党员干部中推行的脱贫攻坚“入户工作法”的一个镜头。
今年是阳高县脱贫摘帽之年,从4月份开始,该县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推行了入户工作、入户帮扶、入户对接、入户落实、入户走访、入户宣讲、入户督查“七个入户”的“入户工作法”。入户是为贫困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台账和困难群众诉求台账、摸清贫困户家庭收入和困难诉求等。
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需,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全县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做到精准化帮扶,促进帮扶对象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质量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打通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走好扶贫“最后一步”。
为保证“入户工作法”取得实效,该县对县四套班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和各帮扶责任人严格入户次数要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行驻村入户工作常态化。他们还进行专门考核督查,建立考核通报制度、问题台账制度和激励问责制度。抽查考核实行半月通报制度,考核督查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晋升、年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帮扶责任人普遍深入包联贫困户3次,解决实际问题624个。县科教局在帮扶村开展入户对接430人次,累计送去价值约7.72万元的扶贫物资,帮助贫困户联系并落实外出务工6人,帮助贫困户出售价值约8万元的农产品,发展高粱种植260户、黄花种植88户和仁用杏种植70户;县开发办根据贫困群众意愿,组织县农业、畜牧专家为帮扶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次,新打配套机井2眼,埋设输水管道1.9公里。